本报记者 王红卫 刘兰明 张涛 朱婕
12月22日,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名“招商大使”远赴德国汉堡,开始为期两年的招商之旅。驻德期间,他们将围绕德国先进制造业、瑞士科技金融及知识产权交易、芬兰和挪威的船舶等主导产业,架起双方沟通合作的桥梁。
像这样锁定目标区域、产业项目、客户企业,在境外设立经济协作处,实施精准化招商,在我市还是首次。“德国是第一站,我们还将在更多创新国度,学习他们的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引入当地的创新成果。”润州区委书记、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冬生说,“今年是国家高新区建设的破题之年,从规划图、路线图到施工图,创新是关键词。”
单从政策资源、产业基础、城市规模等来看,刚刚起步的镇江高新区并不具备优势。如何后来居上?“科技创新,背后是人。围绕创新型特色高新区的定位,吸引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科技人才,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王冬生坦言,基于客观条件,必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创新之路。
创新需要土壤和氛围。“画家作画、诗人赋诗需要灵感,激发创新人才‘头脑风暴’同样需要触发灵感的氛围。我们通过更新研发设施、营造研发环境、提供前沿信息,来激发创新的灵感。”王冬生的设想是,“要不断围绕头脑风暴,为人才提供灵感平台”。一方面,依靠高新区现有平台,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共享设在一线城市的研发机构,与中关村、前海以及张江等形成错位式的优势互补。
今年重点打造的五洲创客中心就是一个激发头脑风暴的平台。该中心由镇江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科技产业投资建设集团、镇江中煤电子等采取“PPP”模式建立,同时设立了镇江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镇江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在产权多元化、使用社会化、运营专业化方面进行尝试。今年5月,中心被纳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9月,大学生创业园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已有55家公司、初创团队、研发机构确定入驻;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的镇江高新区创业投资公司,成功举办“镇江高新区杯”首届创客大赛,全市共有110个团队报名参赛。下一步,创客中心将在优化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完善创业环境、提高孵化器运行效能等方面做进一步尝试,营造创新氛围。
润州区发改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新区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他们还在探索和尝试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化为专业化机构运作,实现非盈利服务向市场化转变。同时加快镇江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省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省级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对华东科技研究院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力度,引导它们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辩证地看城市规模和竞争力,对创业者来说,镇江高新区具备创业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