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镇江市政协党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
让悠悠吴韵在南乡田野回荡
政协委员在行动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悠悠吴韵在南乡田野回荡
——访丹徒区政协委员、南乡田歌省非遗传承人孙阿英

  司马珂

  汽车奔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小镇的街上找到了三山艺术幼儿园。文化墙上的画凸显出这个幼儿园的与众不同。约四十米长的院墙上,生动描绘了插秧、打麦、收割等许多南乡田间劳作的场景。

  在一曲铿锵有力的《打麦号子》的歌声中,我们见到了丹徒政协委员、南乡田歌省非遗传承人,也是三山幼儿园的园长——孙阿英。

  南乡田歌,在镇江丹徒一带源远流长,它是丹徒先民们在劳动耕作时即兴创作的“劳动号子”。经过历史演变、发展和融合,如今渐渐形成了格调清新、风格多样、音韵流畅,语言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形式。且当地农民以劳动伴歌为习俗,南乡田歌口耳相传,成为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其内容主要有《插秧田歌》《打麦号子》《耥草田歌》《车水号子》《数螃蟹》等。

  孙阿英小时候跟随大人在田间玩耍时,就跟着长辈们哼唱这些田歌。上了中学,参加集体劳动,她开始有意识地跟着大人们学这些田歌。也正是南乡田歌改变了她的人生。学校毕业后,孙阿英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上世纪80年代,孙阿英的美妙歌声在丹徒十里八乡很是出名。1986年,首届江浙沪吴歌比赛,让她重新认识了南乡田歌的价值。

  比赛当天,名不经传的她,几曲《耥草号子》《车水号子》《打麦号子》震惊四座,让所有评委和参赛选手都在追问“这是哪里的参赛队伍”。比赛结束后,评委组定评会的争议却高潮迭起,一直开到了凌晨一点。而孙阿英终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吴歌女王”的称号。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媒体云集,将焦点对准了她。

  就在媒体高调报道孙阿英时,她在喧闹中沉思了。“为什么专家会认可南乡田歌?”“南乡田歌的价值在哪里?”“我该做点什么?”她在重新认识和定位着自己喜爱的南乡田歌。“原生态、生活气息、民间特色就是其艺术魅力”,这些理念开始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孙阿英决定要把南乡田歌传承起来。

  但,传承之事,知易行难。

  比赛归来,孙阿英第一件事便是开始收集整理南乡田歌。不收集不知道,一收集吓一跳。原来,随着分产到户以及现代化和科学化种田方式的普及,南乡田歌中传统的集体劳作田歌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种植生产方式,早已无人传唱。而原来会唱的许多老人或年事已高,或已残疾,能唱南乡田歌的已没几人。而且由于大部分田歌是口耳相传,并没有现成的谱子,人亡歌息的危机,让孙阿英意识到事情的急迫性。 

  孙阿英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门学过音乐。为了收集整理南乡田歌,她自学乐理知识,学谱曲,学记谱。她经常自费请一些老人到幼儿园来给孩子们唱田歌,自己先学会哼唱,回家之后,再根据哼唱的调子将谱子记下来。由于同一首歌在不同的乡村,曲调也会略有不同,为更好体现南乡特色,她常常要寻找不同的人哼唱进行比较区别,再择优整理。《打麦号子》是她收集整理的第一首歌。至今,她已经收集整理了20多首南乡田歌。

  资料有了,但如果歌声沉寂于历史的年轮之中,其文化魅力逐渐远离现代人的记忆,那么它所留下的踪迹最终也会慢慢隐没。寻找传承人,成为孙阿英心头的头等大事。她首先想到了幼儿教师的优势,决定在她所在的幼儿园传唱。随着南乡田歌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孙阿英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唱田歌的做法也受到市相关部门的关注。群艺馆、文化宣传部门甚至电视台,都会来幼儿园录节目。

  为了给南乡田歌的演唱开拓出一片空间,寻找到一个传承的舞台。“自己办幼儿园”成为孙阿英百折千回终无悔的人生抉择。为了筹钱,她卖掉了自己家三间楼房的住宅,卖掉了312国道旁的店面,贷了20多万元基建款,终于创办三山艺术幼儿园,成为丹徒区第一家民办幼儿园。

  有了阵地,传承就有载体。在三山幼儿园的园长办公室,有一本园本音乐教材。与其他幼儿园不同,这是一本由孙阿英自己主编整理的以南乡田歌为主,适合孩子们的音乐教材。同时,孙阿英还自己编了一套幼儿园的活动操,其配乐就是由她主唱的各种南乡田歌。“现在园里有300多个孩子,只要我们不断地教,孩子们就会唱,南乡田歌就不会消亡。”

  孙阿英的自信是有力量的。2007年《南乡田歌》获全国群星奖;2010年,《南乡田歌》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节目,走进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通过孙阿英女儿的精彩表演,赢得五大洲不同肤色游客的阵阵掌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