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区纵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产业为核心 改革为核心 文化为核心
新区迈向“甲板起飞”新高度
大路镇“微讲堂”开讲
新区工商拉网式
检查肉类制品
夏日防范火灾技能演练
开发区国税开启税收现代化征程
大港街道演讲比赛
装点“七彩假日”
新区审计局
提升工程审计效率
新区上半年申报
“四上”企业全市第一
开发区国税局税收
收入实现“双过半”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7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区迈向“甲板起飞”新高度
  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 张斌 摄
  新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益华广场一期 张斌 摄

  本报讯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走势,新区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经济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质效向好的态势。主要体现在,转型发展呈现积极变化、发展要素制约取得突破、管理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在19日召开的新区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提出,要确保全年目标实现,以产业为核心、改革为核心、文化为核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抵达“甲板起飞”的新高度。    

  会议认为,上半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突出表现为一个“转”字。一是产业“转型”:航空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在市场应用上进一步拓展,一批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新业态项目相继落户或投入运行,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税源基础进一步夯实,支撑产业长远发展的城市建设、环境打造等有序推进。二是动力“转换”:一方面向对内改革要动力,总公司市场化改革展开了新布局,招商机制实施了“四大行动计划”新调整,产业类项目准入评估和协议合法性审查明确了新规则;另一方面向对外开放要动力,进一步创新开放模式,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中瑞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三是作风“转变”: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引才助企”政策成效初显等。    

  与此同时,新区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压力,主要体现为“三个紧”:经济运行紧、要素资源紧、企业经营紧等。    

  会议指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把握好三个“势”:宏观经济的“形势”。总体上看,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深化改革的“大势”。目前,各方面改革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有力推进;攻坚克难的“气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本身就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消解阻力的过程。

  就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抵达“甲板起飞”的新高度,李小平强调要做好“三项核心”工作:    

  以产业为核心,构建特色发展新生态。一是把握新趋势。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圈的构建,目前,新区新一轮产业规划主要围绕“3211”的产业方向,着力构建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更加注重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在新产业、新技术方面,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实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高温超导、高效储能、纳米材料、基因农业等成为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新业态方面,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大平台、大数据、云服务的O2O、O2P等商业模式“大行其道”,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业态成为行业“新宠”。更加关注产业转移和组织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高端化趋势明显,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向中国转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向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方面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生产服务呈现定制化、个性化特征,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边际模糊化、产业集群虚拟化趋势明显。二是聚焦新重点。强化项目“第一抓手”,充分发挥专业园区集聚系统要素和服务的优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围绕打造中国“威奇托”通航之都、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三大支柱产业目标和重大产业项目全覆盖的要求,开展精准化专题特色招商,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打造开放“第一品牌”,牢牢把握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这一战略平台,抢抓中瑞自贸协定生效的新机遇,提升贸易便利化环境,逐项落实协定条款及各项附件,同时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首个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探索服务贸易新模式;落实提质增效“第一要求”,把提质增效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持之以恒走“精明增长”之路。三是拓展新空间。拓展融合成长空间,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航道疏浚整治、连淮扬镇铁路建设、城市有轨电车建设等诸多重大机遇,放大港口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港口对现代产业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拓展内生成长空间,坚持以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拓展持续成长空间,全面落实生态立市主战略,高效务实推进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

  以改革为核心,激发内生增长新动力。一是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围绕“基础支撑、公共服务、战略引导”三大功能定位,进一步健全“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同时以资本为纽带,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发展活力、服务能力“五个进一步提升”。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围绕保障供给和提高效率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营性土地一律按市场价出让,不允许议价。探索建立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借鉴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运作经验,在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机电工业园等重点园区,率先建立精简高效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和市场导向的薪酬机制。二是让政府“有形之手”更加有效。更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全区之力推进以“五阶段并联审批”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审批事项逐步向清单管理迈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大提升;更大力度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的研究,邀请身处商战一线企业家走进新区干部之中,让熟悉产业、熟悉经营和商业模式成为每个开发区干部的“必修课”;更大力度强化企业服务,要加快建设企业运行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各类企业运行的第一手情况,为形势预判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是让社会“第三只手”更具活力。加强企业“自组织”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积极引入和培育社会企业。    

  以文化为核心,铸就干事创业新气质。一是大力弘扬自信自觉的文化。自信自觉既源于对发展成果的充分认同,更源于对发展前景的理性把握。二是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的文化。创业是发展的根本,创新是发展的关键。三是大力弘扬遵循规则的文化。要有务实管用的制度,要有对制度强有力的执行。

  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建,就新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下半年如何确保全面目标实现的具体举措作了通报和部署。

  会议还通报了新区上半年财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运行发展等情况。(辛轩 余宽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