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未晚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痴迷十字绣 挑战新难度
半数受访者不知
居家养老
关爱农村老人精神生活
省首个试点项目落地扬中
80岁老人携女儿
志愿捐献遗体
句容试水呼叫为老服务中心
图片新闻
舞动晚年更多彩
老北门社区孩子
老年公寓送温暖
85027760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7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痴迷十字绣 挑战新难度
谢小珍和她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孔旺财 摄

  六旬大妈绣成《清明上河图》

  一根绣花针、一位六旬老太、八个月时间、一幅长234厘米高8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当这些普通的数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构成了一段“传奇”。这样的“传奇”就发生在七里甸街道曙光村拆迁居民谢小珍身上。

  走进润州花园小区谢小珍的家,一大幅已经装裱好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摆放在客厅的沙发旁。与墙上的现代油画相比,这幅作品更显出一份细腻和厚重。一旁的谢小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年轻时绣花达人

  谢小珍今年61岁,她的妈妈就是一个绣花能手,布鞋、围裙、枕巾这些需要修饰的地方,妈妈总能够把绣花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谢小珍从小就爱上了这根小小的绣花针,妈妈毫无保地把刺绣技艺全部教给了她。那时候,绣花是农村妇女的一门“必修课”,谢小珍出色的技艺引来村里同龄女孩的羡慕,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把“寿鞋”绣花的重任交给了她。

  出嫁后,谢小珍从官塘镇驸马庄来到了曙光村夫家,但繁重的农活和忙碌的生活,让她不得不丢下心爱的绣花技艺。

  拆迁后重拾技艺

  2012年11月,谢小珍所在的曙光村冯家湾村民小组拆迁了。生活环境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谢小珍离开了劳作半辈子的田地搬进了城里的新房,业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她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很喜欢十字绣,谢小珍觉得骨子里绣花情结被唤醒了。她和朋友一起来到小商品市场选购十字绣材料,在简单询问了刺绣方法后,她觉得简直是小菜一碟。

  飞针走线中,谢小珍感觉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年轻时代。第一幅作品《五福临门》完成后,谢小珍一发不可收:“年轻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只要拿起绣花针就会精力充沛、睡意全无……”

  专心八月绣“名画”

  重新拾起针线的谢小珍,痴迷于绣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现在家里做饭做菜扫地基本上都让老伴包了,只要拿起绣花针,就别再想有什么可以把她从绣布前拉走。虽然偶尔发点小牢骚,但老伴还是很支持她。

  “绣花我是天生的热爱,别人要花上2个月的作品我一周就能完成,渐渐地小幅作品不能让我提起兴趣。”谢小珍说,后来她都是选择画幅比较大的作品。除了处女作《五福临门》外,她用50天的时间完成了一副《八骏图》,因为自己属马。

  之后,谢小珍决定挑战自己,绣一幅《清明上河图》。她说,这幅画人物和场景都极其丰富,画面中不仅有上千人物还有小桥、楼阁、草木和天空,没有一处可以省略的地方,几乎是“满绣”。整整8个月时间,她终于完成了这幅“巨制”。整幅作品上面的人物密密麻麻,色彩更是五颜六色,工作量之巨,创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想绣更多好作品

  谢小珍说,下一步她还想绣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目前,她已经看中了一幅牡丹图,也是大画幅作品,色彩也很鲜艳。不过,现在她还有些甜蜜苦恼,作品绣多了,装裱好后只能放家里,感觉地方越来越小了。

  女儿帮她把作品图片放到了网上,希望有更多人欣赏妈妈的作品。谢小珍说,绣十字绣是自己的一项爱好,享受的是一针一线的快乐。在她的影响下,周围不少姐妹,也开始练习十字绣,大家也时常切磋技艺。今后,她会一直绣下去,“生命不息,绣花不止” 。

  (孔旺财 谢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