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汽车一样,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想去哪里,开上就能飞起来。这种发达国家一部分人已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活,也一直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12月1日起实施,民航局近日也宣布放宽私人考取飞行驾照的标准。推开这两扇门,中国私人驾机便利飞上蓝天还有多远?
等私人飞机能飞起来,等了20年了
北京郊区,燕山脚下,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永民目光扫过机库里停放的一排小飞机,不禁怅然:“我等着这些私人飞机能飞起来,等了20年了!”
20年前,原永民从南京航空学院买断蓝鹰AD-200小型飞机专有技术,在北京海淀区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私营轻型飞机制造厂,上了一条年产100架小型飞机的生产线。
1996年,原永民的飞机拿全了民航部门颁发的各类许可证,开始出厂销售,一架小飞机卖价40万元。可20年过去了,他在国内只卖出了20多架。并不是飞机不好,小飞机在珠海航展中还获得过中国轻型飞机俱乐部比赛亚军,可就是在中国的天空飞不起来。
“中国的低空空域不开放。审批困难,买回去飞不了啊!”原永民等得很辛苦。20年来,他靠开饭馆、造船艇,养着飞机厂。去年他没卖出一架飞机。
我国通用航空业资深专家、原国家空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局长刘钢说,世界交通史上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汽车替代马车;第二次是螺旋桨飞机替代汽车;第三次是喷气式飞机替代螺旋桨飞机。开放低空空域资源造就的“空中公众高速路”,是第四次革命。美国1978年启动了第四次革命,对私人飞行开放了3000米以下的空域。现在,美国有20多万架私人飞机,低空飞行很忙碌,私人拿个地图,想飞就飞。
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经济增长点
“低空空域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很少人知道我国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空域面积。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空域资源,可以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刘钢说。
从国外航空发展史来看,开发低空空域可以带动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低空飞行的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航空器,将极大地促进航空制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新材料、电子、通信、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比10,就业带动比为1比12。
我国目前航空器保有量1万余架,其中通用航空器仅1000多架;机场总数约1000个,持照人员几万人;通航从业人员不到1万人。去年产值不到20亿元人民币,提供就业岗位仅8000余个。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张峰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航空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深入公众生活。通航产业链长、拉动效应远高于汽车行业。适应公众的消费升级,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通航产业。
大门仅仅是开了“一条缝”
“《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的发布,距离通航大发展的需求相比,还仅仅是大门开了‘一条缝’。”张峰说。
刘钢具体介绍,私人飞机要想飞上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任务审批。二是空域使用审批。飞行者要先拿到任务审批,再去找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使用。都批下来后,才可以飞行。
“这次公布的《规定》,虽然只涉及到任务审批,没有涉及到空域使用审批。但其中最大的进步是划清了军方和民航各自责任范围。私人飞行审批程序找谁办、怎么办明确了,不再像以前一头雾水。”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飞行产业园董主任说。
刘钢也认为,《规定》理顺了审批程序,尤其是以前所有的飞行任务都要审批,现在除了九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外,其余的都不用审批了,直接去申请空域使用就行。
“但这些距离私人飞机飞起来还差很远,我国还没有低空空域航图、没有私人飞机注册的规定和机构。私人购买飞机后,必须挂靠在航空公司名下,另外私人飞机保险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张峰说。
但不管怎么说,与此前的“铁板一块”相比,中国通航和空域改革已经踏上破冰之旅。
目前,我国各地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高涨,多地政府在积极谋划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或者开始产业起步。
“一旦低空空域改革实质性启动,中国通用航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式增长,将带动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刘钢认为。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