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个人协议方与新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一座以“养老”为主题,并集医疗、普通商品房以及配套商业用房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落户新区。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其中医院和养老公寓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不惟如此,因为该项目是新区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涉及的第一个“养老”服务大型项目,而备受媒体关注。
今年以来,新区民政工作继往开来,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目标,以养老服务、社区建设为重点,关爱困难、老年、优抚、残疾四大群体,搞好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三项服务,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继续书写着“民政为民”的天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的理念,谱写了“民政为民”的新篇章。
“民政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群众工作。”新区社发局局长朱萍指出,“民政为民,就是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把老百姓最急、最盼、最难的事情办好、办实、办成。”
构建和谐养老服务体系
下午3点,马家山社区88岁高龄的高老先生拨通了社区“阳光午餐”的订餐电话,预订了第二天的午餐。“阳光午餐”是马家山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提供的一项服务。三菜一汤的标准,收费只需要六元钱。
目前,新区16家具备条件的城市社区都已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设餐饮、保健、娱乐、健身等服务项目。2013年在已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点——丁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姚桥镇、大港街道将完成省级示范创建工作,计划到2014年,新区所有镇(街道)将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省级示范创建工作,并在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嘉和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承担全区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指导评估服务工作。
8月中旬,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业做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成为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据统计,新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34423名,占新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9.96%,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从2011年的5526名增至2013年6030名,占老年人口比例17.5%,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的同时高龄化发展态势明显。
为了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区紧紧围绕老龄事业、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相协调这一原则,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重点,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创新构建和谐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新区加大养老机构建设。今年,启动了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预计201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引民间资本建设了一个拥有420张床位的老年护理院,总投资预计6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和勘探打桩工作。此外,新区依托嘉和养老服务信息中心,构建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养老管理网络,在全区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
其次,新区结合为老服务项目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升为老服务品质。2012年新区将助老服务费用由新区慈善出资提高至16元/小时,2013年根据各镇街道为老服务人员申报情况,又将服务范围扩大至70岁以上低保边缘老人,为这部分体弱空巢、生活困难的老人开展每月10小时的帮扶照料、送医问药等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新体制
新区70%的城市社区居民来自“离地农民”。多年来,新区注重加强以“离地农民”为主体的社区建设,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农民变市民”的平稳过渡。目前,全区共有城市社区18个,按照3000-5000户左右的标准和“便于服务管理、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便于民主自治”的原则,考虑地域性、认同感,划分而成。
为此,新区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网”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网络,创新发展了以平昌新城为示范的“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管理新模式。平昌新城是新区“万顷良田”工程的配套工程,是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镇江市第一个按国家新型节能标准建设的安置小区,同时,也是促进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示范性工程。
为保证拆迁群众入住后能够正常有序生活,新区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平昌新城发展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了“中心社区+基层社区”的管理新模式。通过成立平昌新城中心社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社区的各项日常事务的开展与管理、统筹协调社区事务与各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的相关联系。中心社区书记主任实施一肩挑,由中心社区对基层社区实行扁平化管理,各基层社区实现“一委一居一站一办”100%全覆盖,从而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服务专业化新模式。
截至目前,新区社区服务设施基本健全,累计与开发商签订无偿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协议面积达4.3万平方米,已交付城市社区使用2.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拥有社区服务和管理用房超过2000平方米,完善了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区将城市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通过以奖代补、转移支付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将社区经济职能与管理职能剥离,使社区工作目标致力于社区管理。
此外,新区出台《镇江新区幸福社区建设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新型的社区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规范的社会组织体系、有序的公共安全体系和坚强的组织建设体系,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经济富足感、环境舒适感、生活便利感、身心健康感和社会安全感,涌现了一批“幸福社区”的样板区。到目前为止,新区建成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1个;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9个;市级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实现100%。
绿色殡葬服务普惠于民
殡葬行业,兹事体大,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后事。2013年新区以绿色殡葬为主线,全面提升殡葬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殡葬设施惠民政策,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为进一步优化新区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消除白色污染,节约土地。新区一方面大力平迁散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公益性安息堂建设,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服务。
截至目前,新区累计财政投入超亿元,平迁散坟11.67万座,建成公益性安息堂4座、散坟集中点2个,总穴位近10万格,节约土地800余亩。
开展绿色殡葬、推进殡葬改革,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科学、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新区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框架拉开,城市道路两侧、田埂之间、村庄周围,特别是有着长江入海口第一山美称的圌山周围,存在着的大量“白色”污染,与“新城区、新港区、新园区、新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为了彻底改变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自2009年起,新区全面开展散坟平迁工作,出台平迁惠民政策,按土坟300元/穴、砖混坟500元/穴的标准,由区财政全额给予平迁补偿,平迁到公墓或安息堂内的散坟免收穴位费。同时,按每穴30元由区级财政拨付镇、村工作经费,用于宣传及建筑垃圾清理工作等,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及基层组织开展绿色殡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新死亡人员,新区严格执行镇江市殡葬惠民政策,统一要求安葬在各镇公益性安息堂内,各安息堂价格均经物价部门核准,所收费用均低于其综合成本费,使绿色殡葬工作真正普惠于民。与此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殡葬减免。
针对安息堂存放初期群众难以接受的心理特点,新区积极动员各镇组织村干部、群众到安息堂现场参观,并出动宣传车,印发各种宣传标语,大力宣传绿色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步骤措施,使绿色殡葬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同时在每个村设置殡葬协理员,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巩固散坟平迁的成果。
把“亲情”贯穿殡仪服务全过程,新区坚持不懈地抓殡葬服务人员的“情感”教育,培养殡葬服务人员的“为民情结”。通过对殡葬服务人员的礼仪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了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使文明服务成为每个殡葬服务人员的自觉行动。(葛欣鹏 谢广铭 崔宁华)
张斌 葛欣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