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社 会
 
标题导航
新闻背景
梁山好汉反不了
今天的腐败
“埋车头为抢险”之说需要充分举证
“生命的奇迹”需要更多敬畏
暑期“宅童”
走出家门
需社会助力
像防瘦肉精那样防“砖家”
切实“稳价”保民生
路桥风险不能苛责“最后一根稻草”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7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宅童”
走出家门
需社会助力
吴 江

  足不出户,“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不管父母如何劝说就是不愿出门。暑期到来,许多内地孩子变成了标准的“宅童”,令家长大伤脑筋。(7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走出去”和“宅在家”,究竟哪个对孩子更有利,答案实在是不言而喻,无论是增长见识、锻炼身体,还是寻觅快乐、学习技艺,外面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当然更加精彩。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着相当的距离。原本的熟人社区已经因为居住方式的改变而更多成了邻里之间不相往来,而城市对于机动车的依赖,更使得家门口也变得不再安全。出去既没有就近的玩伴,更没有安全的保障,相比让孩子出去的危险,“宅童”还真不失为更稳妥的选择。

  当然,专家们的建议的确不无道理,不放心孩子出去“放羊”,可以送孩子去上各种培训班啊?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暑期班的经济压力,此外,对于双职工的家庭来说,假如家庭附近没有类似的暑期班,接送更将成为一个问题,而请假陪孩子“走出去”,对于在职的父母来说,更是不切实际。

  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宅童”走出去,仅仅是给家长提建议其实还远远不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家长很多时候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这方面,国外其实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例如,加拿大的夏令营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而加拿大夏令营的组办者,也并非单一的教育培训机构,社区中心、艺术馆、博物馆,甚至私人团体、公司、俱乐部、旅游度假区都普遍参与并成为暑期夏令营多样化的组织者,而这些活动往往因为有来自政府的资助,都是免费的。

  一言以蔽之,“宅童”其实不是天生的,也不能全怪家长没有送孩子去上培训班,无论如何,“宅童”不应该成为中国特产,而真要让“宅童”走出去,其实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外面的世界从无奈变为精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