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娱乐新闻·镇江就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新闻·民生热线
 
标题导航
《北风那个吹》被评半部佳作
章子怡获年度慈善贡献奖
我市积极参与新一轮
地震灾区对口就业援助周活动
51名退伍士兵
免费学技能
丹徒区全方位关心四川民工
央视“鬼脸门”
郑伊健、林嘉欣《亲密》
展现香港都市文化
本山会友住万元总统套房
国庆献礼歌曲首发
京口区“春风行动”助返乡农民就业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9年3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喜后悲差别大
《北风那个吹》被评半部佳作

  “阎妮、夏雨演得真是太好了”“我是前面笑,后面哭,真是太感人了……”正在热播的知青题材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在众多评语中,“感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不过,有很多观众认为,这部戏前半部知青戏和后半部城里戏像是两部剧,主题不一致,拼接在一起太牵强。而且,后半部分剧情有些离谱。

  《北风那个吹》由高满堂编剧,阎妮、夏雨主演。该剧不同于以往同类作品悲凉、反思的基调,而是用情趣化和浪漫化的爱情故事记叙知青的岁月。它没有走浓烈悲情、苦闷伤感的老路,而是不断甩包袱儿,让观众在笑声中体味心酸。比如,杀猪前给猪举行追悼会,未婚知青扮成农民夫妇向医生骗取避孕套、牛鲜花的父母以绝食反对女儿结婚等,像一个个小品在剧中上演。 

  编剧高满堂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希望让年轻观众喜欢,“我们做电视剧不光要自己喜欢,更要让年轻人喜欢,这样才不会让这段不可复制的历史像炊烟一样散去。”他表示,自己写这部戏就是为了给年轻人看的,让子女与他们的父辈更容易沟通。

  高满堂自称是根据亲身经历改编的,但有一些内容观众看了就是觉得不真实。一位老知青说:“那个时代,知青劳动十分辛苦,整天累得只想睡觉,哪有闲暇时间和闲情逸致去搞对象、看‘黄色小说’。”对此,高满堂说,看《红与黑》这一细节就是他的亲历。“那时候,我就给人讲《红与黑》,而且要收门票。我屋里的油灯总是亮到最后,来听故事的人都得带点生活必需品,比如灯油什么的充当门票。带一盒罐头,可以一周之内不用买门票。送一块月饼,就能坐在我身边听。要是什么都没带就只能呆在门口,当放哨的,因为偷读《红与黑》被抓住可不得了。”    

  该剧前18集剧情真实可信,自然生动,撼动人心。主人公牛鲜花有着很深的时代特征和阶级斗争觉悟,善良且立场鲜明,其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成功。前18集剧中还有许多细节都深刻反映了当年知青们真实的情感、生活和思想,让人拍手叫绝,无疑将会引起知青们的共鸣。 

  令人遗憾的是,后18集出现了现在很多电视剧的通病,牵强附会,通过冗长的嫁接将当今的社会现象和思潮移植到回城后的知青们身上,斧凿痕迹很重,给人生搬硬套之感。这种安排模糊了原有的主题,削弱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感觉好像在看另一部反映当代市场经济的电视剧。

  在剧中,劣迹斑斑的帅子为了能回城,自残成了傻子,后来又因为一场火灾,奇迹般地恢复了。观众看后觉得这一情节不真实,“难道这种事也是编剧的亲身经历或身边人的事?”高满堂直言,为了回城而自残确有其事,“就发生在东北的曙光农场里。有个知青为了当上英雄、尽早回城,演了一出监守自盗、贼喊捉贼的戏。结果他下手比较狠,自己把自己打残了。后来这件事被人揭穿了,这个人的境遇非常惨,成了最后一批回城的人。”至于傻子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高满堂也称有事实依据,他为此专门查了医学档案,有科学依据。

  (金花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