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版:A16 亲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万人游

第003版
A01 要闻
 
标题导航
老人“带孙”,不付费也要感恩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带孙”,不付费也要感恩

  记者  戴蓉

  最近,广西的一位杨女士起诉儿子和前儿媳,向他们索要“带孙费”。一审法院支持了老人的诉求。这一判定虽然符合法律精神,但是很多人觉得它挑战了“世俗的规则”。杨女士的前儿媳认为“老人带孙天经地义,不能把亲情利益化”。大部分小家庭,有了孩子都是双方老人帮忙带着。从传统观念上来讲,很多人觉得“奶奶带孙子,是应该的”。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老人“带孙”,不付费也需要感恩。

  奶奶带孙?观念“根深蒂固”

  作为奶奶的居女士,接受采访时正在路边等孙子放学,她告诉记者,孙子现在上大班,自出生后就由他们老两口带,“我们是奶奶诶,没有办法推,又不是婆婆还能推,小两口要上班,我们不带孩子怎么办呢”。

  其实,“奶奶带孙子”在很多人观念里还是根深蒂固的。

  张女士和先生都是扬中人,小两口目前在镇江生活。因为扬中家中有厂,还要照顾公公的生活,在张女士生完孩子之后,奶奶一直没有办法来给他们带孩子,只好找了个保姆,但是费用爷爷奶奶出。

  有儿有女的朱奶奶,在孙女和外孙几个月内相继出生的时候,几乎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女儿那边婆婆不在了,孩子只好他们帮忙带,可是自家还有孙女要带呢,“我只好找亲家母商量,帮忙带孙女。我家亲家母蛮好说话的,也喜欢孩子。”

  “跟我家姓呢,不带怎么弄”,马奶奶的一句话或许诠释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应该“奶奶带孙子”。

  “带孙费”?不倒贴就不错了

  家里老人帮忙带孩子,儿子儿媳会给“带孙费”吗?

  “给我们钱?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给点,但是我们老两口钱够花,平时都是我们倒贴给他们。说难听一点,我们百年之后,还不都是他们的。”居女士老两口退休工资差不多有近万元,孙子在他们这里的费用不说,儿子媳妇每天都过来吃饭,“一个月最起码吃喝上为他们花掉2000元,不过他们小家的费用我们老人是不帮忙。”

  “媳妇生孩子后的半年多点时间,我光买菜就花掉了近1万元”,现在孙女已经上小学的张奶奶告诉记者,“虽然孩子上学生活用钱都是儿子媳妇的,但是每天接孩子的时候都要买吃的东西吧,有时候跟我说,奶奶明天要吃什么东西,我还要提前买好了带来。平时带孩子去趟超市一次都是大几十元。一个月也要花几百块钱在孙女身上的。”

  专门给家里老人“带孙费”的很少,但是给“生活费”的倒是也有,王小姐一家三口结婚后就一直在婆婆家吃饭,每个月给1500元的生活费。对于给老人生活费,王小姐觉得也是应该的,“我们自己在家基本上不开火,老人卖菜的钱,还有孩子在老人这里带,总是会有一定花费,算下来给老人家1500元也不多”。

  让老人带孩子,变相啃老?

  据我国法律规定,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在父母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小孩的爷爷奶奶(即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即外祖父母)对自己的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并没有法定抚养教育义务。

  “我们帮他们带是情分,不带是本分”,虽然也有老人这么说,但是实际上还是要帮着他们带孩子,“保姆毕竟不是自己家人,单独给保姆带还是不放心。我们老的能帮忙带就帮帮他们。”

  年近30的张先生对于父母帮忙带他刚出生一周岁不到的儿子时,说得很坦然“自己家的孙子,他们总要帮忙带,我们都要上班,他们不带给谁带呢?孩子这么小,总要有人带啊。给保姆带,他们也不放心。”

  老人帮忙带孩子,有专家认为这也是一种变相“啃老”。只是这种“啃老”啃得让很多老人心甘情愿,或者说心不甘情也得愿。虽说亲情无价,但父母带孙子也是一种付出,子女应在情感上、物质上进行感恩。即使不给“帮带费”,子女也该在合适时机主动提及和说明,而不应保持默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