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版:B5 作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生活家·晒图

第003版
A1 要闻
 
标题导航
光 影
不甘平庸
城市记忆——西津古渡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记忆——西津古渡

  刺眼的阳光投射在木质楼阁的屋檐,将古渡的景致化为模糊的光影,脚下的青石板被灼晒得滚烫,窄巷中人们熙熙攘攘地拥挤着,耳边是无尽漫延的喧扰,一切都似在骄阳之下慢慢蒸发,在虚实之间渐渐失去生机。

  我心不在焉地跟着前面人的步伐慢慢向前挪,看着身旁外地的游客在古巷两旁的小楼前驻足——楼还是那些楼,木质,典雅,酝酿着古朴的风韵;可原本紧锁着的一扇扇宅门如今却被打开,空置的门厅成了各色的商店,顽童们一手拿着冰糖葫芦,一边还吵着闹着要那麦芽糖,卖明信片的店里挤满了精心挑选着的少男少女,古玩店里稀稀疏疏地有一两个男人徘徊着辨不清真假……我无法对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提起兴致,只是觉得它们也曾熟悉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出现在西塘,出现在乌镇,出现在那些数不清的被日益商业化的古迹……

  只是没想到,那些千篇一律也终于出现在我的家乡,出现在我一直钟爱的西津古渡。

  我渐渐加快步伐,只是一味想着离开人群,找一隅安静的角落,将此时陌生的古渡经记忆的梭织慢慢复原。那时的古渡静谧而又深沉,承载着自己与人们的故事。一路沿着石板上车辙的印记走来,都不会看到一两个人。路旁偶尔有一两家古书店,旧黄的小本儿就一堆堆地放在门口的桌上,仿佛和古渡一起见证着历史的蹉跎。我还可以牵着爸爸的手,肆无忌惮地在石阶上跳着格子,思绪在静静流逝的时间中绵延,盘问起古渡的来历,想象着数百年前码头船只往来,人们载笑载言地装卸物品时热闹的模样……我想,这才是古渡经历史之沉沦、品世代之人生后应有的模样,这般蹒跚着历史、蹒跚着人生,想必才是这片土地上人们铭记的经典。

  突然想起萧白老先生写过的一条古老的后街,杏黄小旗插在鸽笼上,他说它飘出来的还是一点一滴的古老。可是我不得不注意到,那条后街之所以还保持着旧时的风貌,是因为象征现代文明的大卡车是开不进去的,那是一处古老与现实达到和谐的经典。而此时的我只看见古渡在铺天盖地的利益驱使之下苟延残喘。

  晚风起,夕阳用那欲滴的赭红印染古渡的画卷。我站在巷尾,看那古渡在愈来愈淡的夕照中酝酿出岁月的醇香。原来,它一直都在,它的存在与浮华无关、与荣辱无碍,却成为永不凋谢的经典,镌刻在人们心底,成为城市发展的记忆。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其实,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庸俗化,只会玷污经典的纯朴与永恒。古渡的青石板会积满稠腻的油渍,木质的阁楼会失去沁人的芳香,小城一隅的古老静谧会被闹市的嘈杂取代,悠悠的历史会被浮躁的现实所洗刷……

  我们所要做的,是摒弃浮华,让经典与时代融合,守护它,让它带有我们的烙印。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期待,记忆中那个美丽的古渡会重新带给我温暖。

  (省镇江一中 陈雨珺)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文章中心突出,立意深刻。作者以“西津古渡”今昔作对比,自然而然地点出主题“摒弃浮华,守护城市记忆”。思路清晰,由事及理,情韵之中,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语言流畅,有文采,如“古渡酝酿出岁月的醇香”“蹒跚着历史,蹒跚着人生”等表达形象,显示出作者具有较好的语言素养。

  (省镇江一中老师  屈海玲)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