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退休老同志带记者参访四县抗敌总会旧址。万嘉 摄
图二:前隍村村民景如海向记者介绍红色村史。万嘉 摄
图三:1938年夏陈毅在司令部驻地宝堰办公。李国平 翻拍
全媒体记者 方良龙 万嘉 风影 通讯员 王环宇 李国平
1938年6月15日,陈毅亲率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苏南重镇宝堰,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诸机关于镇南2公里的前隍村,陈毅等领导同志则在镇上怡和酒行大院内居住办公。不到3个月,他们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在敌人心脏地带插上了一把尖刀。广泛发动和组织民众,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工作,成立了带有准政权性质的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发展壮大苏南敌后抗日力量,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6月26日,记者冒雨寻访红色古镇宝堰,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
仁义之师 宝堰来了新四军
当年的见证者,今年92岁的宝堰镇前隍村村民丁廷荣,还清楚地记得70多年前新四军来到前隍村时的情景。他说,民国27年,也就是1938年的6月14日夜里,天上哗哗下着大雨,一支部队悄悄开进村里,有的老百姓听到动静后偷偷从窗户往外看,当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都以为是土匪或鬼子进村了。
可奇怪的是,队伍进村后就没有了声息,一点没有骚扰老百姓。天大亮后,胆子大的老人蹑手蹑脚轻轻打开门一看,更加觉得奇怪,家家户户大门前和走廊下都躺着人,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来的是新四军,是来抗日的。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馆长朱志清解释,新四军之所以来到宝堰,是因为此前粟裕司令员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到茅山地区实施战略侦察发现,宝堰处于茅山地区的核心地带,又是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交界的中心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商贸发达,经济资源丰富,是茅山地区的重镇。而镇东首张浩明开设的怡和酒行,高高屹立在通济河南岸,水陆交通便捷,整个宅子在茅山地区首屈一指:整座院落房屋上百间,非常适合军事指挥机关使用,遇到特殊情况可迅速撤离和转移。因此,被粟裕司令员选作新四军第一支队东进以后的秘密指挥中心和办公机构。
84岁的景大洪、78岁的景如海等前隍村村民告诉记者,当时司令部设在丁家祠堂内,部队所属财贸银行、无线电通讯机关、医务室、枪械修理所等均设在村中,有多余房间的农家都住了新四军。
“陈毅司令员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与百姓交谈,一点司令的架子都没有。”景如海说,一天,村里一位老大爷挑着担子在两边是水田的田埂上走,陈司令正迎面走来。田埂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陈司令毫不犹疑地脱鞋,抢先跳下水田,笑眯眯地挥挥手,叫老人从埂上过去。事后,老大爷逢人便由衷地赞叹:“自古以来,都是咱百姓给当官的让路,没见过带兵的司令员给挑担的百姓让路哩!”
抗敌总会 执行统战政策典范
陈毅在宝堰生活和工作期间,广泛发动和组织民众,在前隍村举办了两期东南青年抗日训练班,共训练学员约300名。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约见管文蔚、争取纪振纲、动员樊玉琳、启发巫恒通、收编许维新,积极推动他们参加抗日,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管文蔚领导下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是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6月,陈毅在前隍两次接见管文蔚的代表。7月初又亲自到延陵村附近,同管文蔚深夜长谈,使管文蔚深受教育,此后派政治部主任刘炎、郭猛、张震东等大批军政干部去那里工作。最后这支部队正式成为新四军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过新四军的艰苦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原国民党句容第二区区长樊玉琳,原泰兴教育局局长、爱国知识分子巫恒通,经过陈毅等领导人的启发教育,他们接受党的领导,在斗争中光荣地入了党,成为我党的军政干部。在此后一次反“扫荡”中,巫恒通因内奸出卖被俘。巫在敌人狱中坚持民族气节,“绝食八日而气绝,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罕见。”
1938年7月7日是张氏宅院永载史册的日子。为适应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这一天,陈毅在怡和酒行主持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筹备成立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简称抗敌总会),推选地方人士纪振纲、樊玉琳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因纪振纲未到任,后由樊玉琳任主任),另一名副主任由新四军代表王丰庆担任,并推选出常委9人、委员20人。江南抗战掀开了新的篇章。
“这是在我党我军领导和帮助下建立的,一个带有准政权性质的组织,既具有抗日统一战线的性质,又具有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填补了地方管理上的空白。”朱志清说,抗敌总会从建立起就代行政权职能,组建地方抗日武装,组织民众供给军需支援抗日,设卡收税,惩恶除奸,成为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典范,为建立苏南县以上抗日民主政权和苏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游击战争 打得鬼子满地找牙
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和决心,新四军继6月17日著名的韦岗战斗后,相继开展了一些战斗,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6月28日,第一支队第二团一部在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今属丹徒区),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之日军400余人,毙伤日军20余人,俘日军特务机关经理官弦政南,击毁汽车6辆。这是新四军俘获日军军官的首次战斗。
6月30日,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在丹阳抗日自卫总团配合下,夜袭沪宁线上的新丰车站,全歼日伪军50多人。首次袭击铁路线上的日军据点,震慑了敌人,提高了军威。
8月23日,丹阳县珥陵的漕河上,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伏击乘小火轮向北进犯的日军。经5小时激战,击毙日军32人,击伤17人,活捉1人。
……
9月10日是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正式成立的日子。日军得到消息,调动2000余人,配属骑、炮、坦克兵种,分五路向驻前隍的新四军一支队发起第一次“扫荡”。在陈毅司令员亲自指挥下,老二团主力凭借华山制高点猛力阻击,打响了华山战斗,毙伤日军30余人,第一支队司令部旋即移至溧阳县前马附近的宋巷里。整个战斗持续四五个小时,除战地服务团及政训班有一些伤亡外,我主力部队无一伤亡。
朱志清说,新四军在宝堰的不到3个月时间里,打开了敌后抗战局面,使新四军在茅山地区站稳了脚跟,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因而,宝堰镇被史学家称为“江南抗战第一镇”,又被人们称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摇篮”。
背景链接
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原址为宝堰镇“怡和酒行”,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原2668平方米,建于1921年,具有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设有更楼、哨楼,空中通道、地下暗道,防卫能力异常坚固。
1938年6月15日-9月10日,怡和酒行成为陈毅同志接待来访、结交地方名流、召开四县抗敌会议、指挥江南人民抗战的重要场所。1982年3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名由开国上将、国务院原副总理张爱萍亲笔题写。
新四军一支队
司令部旧址
位于宝堰镇前隍村。1938年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司令部设在该村丁家祠堂内,后祠堂改作前隍小学。小学迁出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丹徒县政府将该房修缮如故,并在屋前两侧竖立了由开国上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字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大理石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