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A13 京晚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生活家

第003版
A1 要闻
 
标题导航
让公平正义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民生工程接地气才能真惠民
“不雅视频”不能成为无底线的低俗营销
今日头一评
“以身试饭”不如加强科学手段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身试饭”不如加强科学手段

  自今年9月1日起,四川遂宁所有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将严格实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陪餐制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吃得更安全。“陪餐制”要求学校食堂每餐必须指定一名校领导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陪同学生在食堂用餐,并在餐后做好详细的陪餐记录存档备案。(7月15日新华网)

  

  近来,校领导陪餐制已经在多地多校开始施行。目前,陪餐制在提高学校的食品安全意识及保障学生用餐安全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有益作用。依笔者看来,陪餐制若想真正深入持久地起效,关键要突破三大难点。

  其一,陪餐制是一项长期制度,一旦热情消退,陪餐制的执行很容易产生懈怠,出现执行力度打折或执行动力不足等。

  其二,校领导陪餐流程是否规范,会否被特殊区别对待,学生又是否敢于向校领导表达意见,考验着陪餐制能否听到真实声音,看到真实情况。若陪餐制成了校领导的单餐制,听取意见成了无人敢言的摆设型“意见簿”,便失去了其作用和意义。

  其三,陪餐制不能沦为校领导“身先士卒”的食品安全风险共担,而是要增强科学性,以科学视角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当前,陪餐制更多的是通过校领导的用餐“示范”,来证明校食堂的安全可靠,以及展现学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态度。显然,这种证明方式属于略带草莽式感觉的“以身试饭”,也似乎有“我都敢吃,你还怕什么”的裹挟意味。真正有效的陪餐制,不能是校领导“神农尝百菜”,而应是通过各种科学的监测检测手段的运用,来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科学的食品安全保障手段若能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其实比校领导陪餐制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效用。

  总之,陪餐制不能流于形式、疏于规范、有悖于科学,应注重制度的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方能真正达到维护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学生营养健康的目的。侯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