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A7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生活家

第003版
A1 要闻
 
标题导航
传承危机下,“上党挑花”如何破题?
万达旁丁字路口
为何不设信号灯?
243省道发生车祸一人死亡
外地女孩离家出走
句容交警及时救助
新手司机酒驾被查
驾照被注销很后悔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6月3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漂泊的传承人 沉睡的挑花技
传承危机下,“上党挑花”如何破题?

  王月兰最终还是选择背井离乡,丢下属于她、更属于家乡的挑花技艺。

  作为“上党挑花”艺术目前唯一传承人,王月兰没能像大多数人所期望的那样,留在家乡为“上党挑花”的传承而“大有作为”。迫于生计,她外出打工。王月兰的远行,让“上党挑花”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由于缺少大师级人物而面临传承危机。

  近日,记者来到上党镇就“上党挑花”的保护与传承进行采访。

  传承人:缺少了拿捏绣针的那份心境

  王月兰有一双巧手。方帕一块,彩线几缕,银针走处就能绣出五彩缤纷的图案。

  目前,在浙江嘉兴的一家浴室里,王月兰用她的那双手在给人擦背。每擦一个背,耗时一刻钟左右,提成是5元。平均下来,王月兰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在丹徒区上党镇东贪村家乡,王月兰远没有这个收入。家里不多的农田甚至不能维持温饱,她的挑花作品当前也不能卖出太好的价钱。记者在村中走访时获悉,外出打工是东贪村村民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以擦背作为职业在当地很普遍。

  “上党挑花”是一种手工刺绣方法,为当地妇女日常习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2007年,随着“上党挑花”艺术成功入选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月兰成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也是目前当地唯一的传承人。

  “上党挑花”技术性很强,王月兰年轻时就开始跟随老一辈学习挑花,至今40多个年头。“现在绣针难得一摸。”电话一头的王月兰对记者说,在外打工每天筋疲力尽,缺少了拿捏绣针的那份心境。

  王月兰在外出漂泊打工已有3年多。电话里,她向记者倾诉目前的苦衷。因为早年离婚,出于母性的本能,王月兰把两个孩子都护于翼下。现在大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她再操心,但是小儿子年过26岁,尚未结婚。

  “在农村,这个岁数还没结婚,很少了。”王月兰说,这成为她的心结,也是她急于外出赚钱目的所在。

  文化站:经费落实上出现瓶颈

  在上党镇文化站站长李桂荣看来,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最核心的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传承项目没有了传承人几乎等同消亡。王月兰流落在外,让他寝食难安。

  李桂荣告诉记者,针对王月兰家庭实际困难,他起草过很多方案,最后在经费落实上出现瓶颈,均难以实现。去年,在上党镇召开有关“非遗保护”的研讨会上,李桂荣向出席会议的市、区相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由市、区两级文化馆核定王月兰的工资成本,然后市、区、镇三方按照同等比例分担,先解决收入问题,给王月兰一个稳定的工作。“当然,核定工资应该与她在外打工的收入相当。”李桂荣强调,“只有人回来了,有关上党挑花的传承教授工作才能继续。”

  李桂荣说,他的这一设想虽然没有成文,但是还是得到与会部门的赞同与支持。目前,这一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丹徒区文化馆负责人张孝才认为,对传承人保护的关键还在镇政府。任何方案只有落实下来才具效果。在谈到“上党挑花”目前现状时, 张孝才表现出明显的担忧。一方面,区一级文化馆并没有相关经费,难做无米之炊;另一方面传承人流落在外,与“上党挑花”艺术有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基本停顿。张孝才告诉记者,区文化馆曾经计划组织全区挑花比赛,最终却因为传承人的缺席而不了了之。

  据张孝才介绍,省、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每年都有专项经费,因为传承人常年在外,这笔经费至今沉睡。“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张孝才说。

  ■ 专家建议

  维持传承人的生活

  是传承与发展的保证

  “资金充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基础。”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罗戎平认为,只有维持传承人的生活才能保证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对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范,建立责任机制。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同顺指出,一些地方的“非遗”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经费缺乏、后继无人等严重问题。这需要地方政府拿出智慧、拿出魄力、拿出切实可行办法。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对成果的保护,不能停留表面,“非遗”传承人流落他乡直接说明“上党挑花”已缺乏有效保护。

  针对“上党挑花”当前状况,从事旅游工作多年的徐嫒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应该在保护其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实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徐嫒建议,把“上党挑花”与我市旅游市场结合起来,既可以扩大知名度,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技艺传承方面,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殷敏认为,教育传承是目前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通过教育传承,可以让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形成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截至发稿,记者再次与王月兰取得联系,她表示只要收入相当,愿意回乡。

  (记者 崔宁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