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江花小山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2版
封2

第003版
头版
 
标题导航
活在星云马云之间■文/玉生烟
慢韵古今同——古琴幽思之一■文/朱凯生
·小山楼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韵古今同——古琴幽思之一■文/朱凯生

  有人说,新的不一定是好的。这是不是说,老的、古的,就一定是好的?

  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被流行的新东西吸引。那时,改革开放才几年,新东西五花八门,可看可玩的很多。单位里有一台星球牌收录机,我天天玩它,听港台流行歌曲,听美国乡村歌曲,听得不亦乐乎。有时我也听广播,有一天,报纸上说电台要播放中国古曲,于是我准备好磁带,录下了《关山月》、《阳关三叠》等曲子。那是我第一次听古曲,第一次听古琴,一听到琴弦“噔”的一声,我就浑身一机灵——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好听的声音。于是反复听,直到把磁带听到放不出声来为止。原以为我只喜欢流行歌曲这样的新东西,没想到我还喜欢古琴这样的老古董。

  后来就收集资料,购买磁带,一遍一遍地听。听得久了,似乎懂得一些门道,知道古琴和古筝的区别,不仅辨得出琴声,知道各自的经典曲目,还研究了二者的历史渊源。再后来,有的曲子我还能背下来,没事一个人哼哼,在自得其乐里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娱己的同时偶尔娱人。

  有了互联网之后,听古琴就很容易了。那么多门派,那么多高手,那么多曲目,一曲一曲地听过去。一般情况是,我把门关上,把声音调到适中,斜倚在椅子上,泡好绿茶,点一下鼠标,琴声升起。我闭上眼睛,想象在一条溪边,有几棵相貌高古的松树,树下有一块大石,一人盘腿而坐,古琴平放腿上,手在弦上,目光却在远处。不知道是目送归鸿,还是眺望群山。旁边三五个人,或站或坐,神情自在。古琴声音浑厚,调子苍凉,在林间回荡。山林清溪的禅意,高人隐士的洒脱,随着琴声如水波般漾出,散发着我向往的美质。

  就这样听着,不一会儿,心绪就能平静下来,神情趋于自若,精神漫向高远。尤其是最近几年,一有机会,我就听古琴,听得多了,让我的精神生活发生了一点变化。

  这变化之一,就是觉得生活的理想状态应该有快有慢。年轻时斗志旺盛,可以快点,中年以后,就没有必要那么快了。时代飞速变化,我们都被裹挟着快速向前。有时我想,这么快的速度,会让我们收获很多,也会让我们失去不少。古琴的价值就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懂得,慢有慢的分量,慢有慢的韵致,在速度和效益面前,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慢的参照,造就一个慢的栖身之地。在一个晴朗的黄昏或是阴暗的午后,古琴散发出一种魔力,让听琴的人和古琴一样,享受慢的节奏,品味慢的幽情,在慢的环境里,想些慢的事情。

  去年12月,樵谷山房文化沙龙请刘善教先生前来讲琴。刘先生是梅庵派古琴传人,技法精湛,名满江南。那天他衣着随意,神情恬淡,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十分清晰,对古琴的讲解简单明了,有一种带有古风的朴素和实诚。作完基本介绍之后,他弹奏了《流水》、《梅花三弄》和《渔樵问答》三首,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古琴曲。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人弹琴,跟电脑听琴有一点区别——不仅仅是琴声,还有那种现场感。看他手指挥动,琴声悠然而出,很有点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意境。他对琴、对指法、对旋律都有深切的认识,而有时又能跳出技法的约束,沿着自己的诗性弹奏。我知道很多古代琴手都是文人,他们技法高超——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么高超的演奏水平,可能与他们的诗人性格和山水情怀有关,一方面注重指法的严谨,一方面又从诗性引发情思,二者结合起来,就有流水般的琴韵。

  刘先生带有古风的演奏,让我很受感染,有一种游走古今的感觉,完全被一种神奇的灵光笼罩着。后来我想,刘先生读古书,听古曲,弹古琴,在古风里寻找趣味,在古曲里展现今人的风貌。他沐浴在古老的旋律中,心接触着古老的灵魂,在那里深得其中之趣味。他从古老的旋律里挖掘古代的精神,体味着古人的情思。那些流传千年的旋律,至今还被他仔细阅读、聆听、弹奏,自有一种独特的感受,我猜他可能发现了其中某种鲜活的存在。这种存在又唤醒了他的现代意识,思绪灵动,于是在琴声里表达出来,在手指间,他充分感受到了古今交流的快感。长眠的琴韵被激活了,越过古往今来那道无形的篱笆,漫步走向我们。

  刘先生弹琴,也并不全是古风。我的学生小宋学了6年古琴,对古琴有较深的理解。她说有的琴手效法古人,弹琴速度十分缓慢,有时慢得急人,而刘先生弹琴则不是那么慢,他很好地理解了现代人的需要,对古风古韵的把握恰到好处。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兴致浓时,他速度适当加快,有现代人的激情,全然没有老朽的气脉,技法是古人的,韵味却是今人的。结尾时戛然收手,余韵已然没入无声之中,听众只好沿着已有的意味慢慢去体味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