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江花.行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发布

第003版
头版
 
标题导航
从三味书屋到自怡斋
·行吟回忆《赤山湖》掌灯时分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三味书屋到自怡斋
■文/田镇苏

  今年年初到杭州湾走了走,看到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顿时想起老家“贻谷堂”的自怡斋,禁不住思绪联翩。

  三味书屋本是晚清绍兴府城内寿家台门的三开间小花厅,是寿家的书房。因鲁迅先生自幼在此读书而闻名遐迩,成为一所著名的私塾。在这所台门里,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兄长寿子持所悬挂,他在光绪二年(1876)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一户书香人家。

  自怡斋,是晚清镇江东乡大路镇田家桥村“贻谷堂”老宅内田家的三开间书房。老宅建于何年,无据可考,至少在道光年间“武举人”田庆荣就居住在这里,总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距大路镇只需步行十分钟。历代田家桥人在此启蒙读书,有的直至小学毕业,其中许多人成为社会栋梁,“自怡斋”作出的贡献并非比三味书屋逊色,只可惜少了一位能与鲁迅先生比肩的文学巨匠,使之成为至今几乎无人知晓的老屋。在这所老宅里,也曾挂过一块“经魁”匾,此匾是老宅里的老祖田庆荣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所授,虽是武举,但老宅的门楼上雕着“耕读传家”祖训,显示出这是一户崇尚读书的人家。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被古人形容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自怡斋”,斋,即书房、书斋;自怡斋,让自己愉快读书,读书能让自己愉悦。如此,三味书屋与自怡斋有着意境相通之处:读书能带来快乐。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鲁迅先生对当年读书玩耍时的情景绘声绘色,让人们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

  “自怡斋”后面虽然也有个院落,那里住着长房人家,孩童们不可能在那尽情玩耍,但前面天井里有一处花台,那里可为童子们读书之余的玩耍之地。自怡斋南面一墙之隔是老祖田庆荣的房间,老祖闲暇时也许会捧着水烟袋,踱步到书房廊檐下,看看子孙后辈是否用功。不然,他五个儿子里怎有三个都进了学,中了秀才,又花钱为另一个儿子去捐了“监生”。

  “三味书屋”因鲁迅先生而名闻天下,此屋成名后成为当地一处特有的文化景观,为绍兴城增光。“自怡斋”则一直默默无闻地在乡间作出它的奉献,1946年私塾改成“丹徒县田桥小学”,不仅让全村孩子能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也让“地下党”人有了一个可靠的站点。田桥小学,1953年首届毕业生虽然仅有五位,但个个优秀,其中两人成为五十年代“留苏预备生”,一位成为留美学者,一位成为上海一家企业职工学校校长。田桥小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校环境,也使许多年轻老师得到熏陶和锻炼。许多人从这所学校起步,后来大都成为地方教育行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领导岗位。

  1987年,自怡斋结束了它让无数乡间孩子在此读书的使命,如今的自怡斋门前车少马稀,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它的满屋书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