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A2“京晚之光”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2版
封2要闻

第003版
A1
 
标题导航
走,赴这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在刊登作品时
普及书画知识
负起推动文化繁荣的社会责任
A2A3“京晚之光”全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你看这个字的结构非常精妙,骨力也刚健。”

  “这只鸡的眼睛好有神啊!”

  “我喜欢这种禅画的意境,看了就心静。”

  昨日上午,“京晚之光”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镇江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室中,篆隶行草书香蕴藉,凝彩水墨画意高远,一幅幅来自全国书画名家的作品,给参观者带来重重惊喜,大家或三三两两结伴欣赏交流,或静静地用手指循着名家墨迹描摹体会其中妙处,或以相机记录下喜爱的作品留待慢慢学习。采访中,参观者们交口称赞:“这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茂川昨天出席了开幕式,并兴致盎然在作品间流连,听取随行人员的介绍,听说参展的书法家中,有5位曾获过中国书法兰亭奖,李茂川十分感兴趣。而看到本地书画家的贺展作品时,他更是笑言:“他们都是镇江的宝。”对京江晚报开办书画版、组织书画展的做法,李茂川给予了中肯评价:“京江晚报传承传统文化,做得是好的。”

  这次书画展,《京江晩报·书画版》的两位特约艺术指导丁嘉耕和刘豫华也来到现场,受到参观者的热烈欢迎。丁嘉耕数次准备进入休息室时,都被来自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江科大书画协会、江大书法协会的学生拦下,丁嘉耕十分和蔼,带着笑容和他们一一合影,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耐心解答。在展厅里,刘豫华也几度停下脚步,和参观的书画爱好者合影留念,特别是在他的作品前更是受到欢迎。

  66岁的吴宗扬昨天9点多就赶到了博物馆,书画展工作人员调和贵宾签到的墨汁时,他还帮着写了个字感受一下:“浓淡正好。”吴宗扬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爱好书画,1967年时,曾跟随梁星乙、虞朝栋学习过一年多,后因下放没能继续。不过,他从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毛笔,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天天写。谈到京江晚报的书画版,他说,50多期,每期必看,而且还剪下来收集装订。他说:“书画版办得很好,报纸不能局限于城市的大小事件中,要有文化味。”这次的“京晚之光”作品展,他一早就来了,除了欣赏名家作品,还可以和书画朋友交流交流。    

  江科大的唐俊榕同学告诉记者,他是江苏东台人,丁嘉耕老师来自他的家乡,他感觉十分亲切。参观“京晚之光”作品展,唐俊榕收获不少。他说:“书画展质量很高,我以前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多的名家作品。虽然现在很多名家之作可以在网上欣赏到,但是在图片上看这些字,和身临其境看到真迹,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图片无论放多大,都有模糊不足之处,而作品墨色的运用、笔触的变化等等细节,只有看到真迹,感受才最深刻清晰。参观这次展览,对我很有帮助。”

  江大书法协会会长姜兴升同学也感到看完展览后更加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他说:“这次书画展层次比较高。我平时喜欢练九成宫、兰亭序,今天在书画展上也重点看了一些行书作品,感觉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来参观这次书画展的,除了爱好者以外,更有一些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市民丁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来到书画展上,小姑娘虽然小小年纪,看起作品来却十分投入。丁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学了一年书法,进步挺快,但最近却有些松劲了,这次带她来看看名家作品,希望能激励她一下。听了父亲的话,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笑着躲在了父亲身后。吴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来到书画展,记者询问得知,孩子并没有参加书画培训班这些课程,带他来,就是为了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

  在北京传承文化博物馆副馆长、书法家林中秀的一幅篆书作品前,几位参观者热烈讨论着,其中,68岁的赵祥云讲解起来十分内行,从字的结构、用笔等方面娓娓道来,原来,他从小爱好书法,多年勤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品参加过痤鹤铭展、全国第三届草书展等。他告诉记者,自己最近正在学习篆书,他笑言:“我的最爱是草书,学习其他书体,也是为了丰富我的草书写法,希望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评价这次书画展“水平很高”,很多作品值得学习。

  11点多,上午的人流渐渐散去。一位打电话的参观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下午到不了,晚上才能到。我在镇江博物馆呢,这里今天有个书画展开幕,我一会找地方吃了饭还要来看看。”等他收起手机,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是来自扬州的游客,姓方,利用双休日独自出游,原本的安排是上午参观西津渡和博物馆,下午赶往南京和老同学聚一聚。他说:“我到博物馆时已10点半了,没想到这里有书画展,水平还很高,汇集了这么多名家作品,我平时就喜欢写写画画,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上午时间不够看不完,我准备吃完中饭再来,到南京的时间就要向后拖拖了。”

  一直到记者离开时,书画展上仍有参观者在徜徉,那些无声的线条色彩,于连断、浓淡、疏密中,讲述着关于艺术的奥妙,令人流连忘返。(王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