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版:A15江花·小山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2版
封2要闻

第003版
A1
 
标题导航
打出记性■文/玉生烟
远方和上方■文/朱凯生
刀下雅意■文/文靖
·小山楼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刀下雅意■文/文靖

  句容篆刻艺术推广协会举办了首届篆刻大赛,令“刀客”们又一时技痒,纷纷推请闭关,潜心创作,一门小众艺术渗入大众生活,最终竟然吸引了近150人参加。

  刻字艺术从原始的刻画符号,到殷墟甲骨文,到周朝的钟鼎文大篆,先秦的石鼓文,秦朝的小篆石刻,汉朝的刻石,刻砖、刻瓦,唐朝的刻碑、刻经,宋朝的刻帖,元、明、清,竹刻、木刻、石刻、瓷刻,这把刻刀一路走来就是千年的屐痕。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首选石头作为自己加工利用的对象,不同的民族都在用同一种方法记录并创造着自己的文明。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讲述西藏刻石人。在西藏高原,随处可见一座座形制不同的玛尼堆,玛尼堆上每块石头都刻有经文和图画,图画有日月星辰、菩萨、鬼怪、庙宇、花鸟草虫等,只要是生活中存在的,都可在石刻中找到缩影。玛尼的作者,俗称朵嘎,也就是石匠,这些虔诚的民间刻石匠人,在药王山下,长年累月不辞辛劳地挥舞着小锤。纪录片中的男人从小跟着父亲刻石,长大后靠刻石养家,如今一对儿女也拿起刻刀,男人说,刻石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信仰,要代代传承。十四五岁的小儿子侧坐于石旁,以接近于趴的姿态,在镜头下娴熟地刻出藏文“六字真经”,然后轻吹石灰,以手掸净,那张高原红的脸未脱稚气,却满是超越年龄的淡然。

  说起雕刻之术,大约无人不知《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代中后期,文房雅玩鉴赏之风兴起,对简单的器物之用也产生审美需求,竹刻、木刻登堂入室,并且越过其材质的庸常而不朽。江苏台曾播出一部苏州留青竹刻的片子,即将一幅花鸟或山水在竹皮上进行再创造。片中非遗继承人,一位女艺术家,谈了创作一幅竹刻作品的不易,从选材分筠开始,经历起稿、打胚、开线、粗刻、细刻、开相等工序,无不是从摩弄亲炙中得来,可谓千琢万锲使留青。恰如川菜名肴开水白菜,用顶级食材经营一份平淡风清,成就中国传统文人的奢侈雅意。

  自嘲为“老派的纨绔子弟”董桥先生,在他的《小风景》一书中说到王世襄旧藏蝈蝈葫芦上压下来的二十八字楷书:“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为何人不看芙蓉?”拍案叫绝,心心念之欲寻出处而不得。后来,经朋友查到一段资料,说清代钱德苍辑的解人颐中有芙蓉诗,为一女子亭上题也。然女子是谁,还是谜。你看,单一枚葫芦,寻常百姓;落了字画,则印了眷念栖天涯,留下几许文人佳话。还是董先生《漫题郑重的三大画家传记》又载:“唐云的第七把曼生壶还是金陵画家亚明家中装酱油的茶壶,满身油腻,壶嘴堵塞”,唐云一眼认出壶底印记:“阿曼陀室”,以及那著名的壶铭:“笠荫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壶的命运,也如人一般,颠沛流离,悲欣交集,倘若没那几行字,还真不好陈情。真是悠悠人世,相看无言,万事万物终究抵不过岁月来跟你从长计议。

  最后扒一点句容篆刻大赛的花絮,听闻有获奖选手严重小儿麻痹,平时坐轮椅生活,无法参加第二轮现场演示,主办方不是生硬地按照“自动退出”处理,而是建议对方在家即可,视频传来。又闻在大赛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还有作品送来,五方印,为前一晚加班刻成,说重在参与,支持句容发展刻字艺术。还有位一等奖得主,定居新疆,来前两天还和朋友在电话中有说有笑,说机票都已定好,趁这个机会出来走走,却在当晚教学途中开车追尾,不幸阴阳两隔,令人扼腕叹息。

  真是个日月如梭,人生浮脆。刻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点滴,既是一部篆刻人集体的影像记忆,也是一份刻刀下的弦歌雅意,即便人不在了,他们刻画的人间还在,那是人与刀之间的永恒契约。又谨以此文纪念我并不相识的已不在人间的新疆老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