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版:A15江花·小山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2版
封2要闻

第003版
A1
 
标题导航
打出记性■文/玉生烟
远方和上方■文/朱凯生
刀下雅意■文/文靖
·小山楼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方和上方■文/朱凯生

  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歌曲。鼓点似有若无,在平静的夜里,一声一声地从天边传来,然后一下一下地清晰起来。伴着苍老的诵经声,拖长的脚步声和牛羊的蹄声,有歌声升起,如纳木错清亮的波圈,既漫向黄昏的高原,又从我们心尖上款款而过。

  一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被震住了。我竭力提醒自己,这是个既有激情又有佛性的女子,值得持续关注,要理解她的作品并不容易,可一旦理解了,就等于进了一座宝库。

  我一直渴望能去西藏看看,摸摸转经筒,听听诵经声,但始终未能成行。我读过不少关于西藏的书籍和文章,特别是登山者的图文,他们无一例外地说到蓝天白云、佛和信徒,这就刺激我潜心研究朱哲琴,希望能够找到她对于佛和信徒的解读。在我系统听完她的歌曲之后,整体感觉是她的精神盘旋在远方的上方,高远辽阔,激情释放之后显出澄澈安详。她用鼓声参悟佛性,又用歌声介绍佛的人性。她想晒亮人性的暗区,进入觉悟的高地。她没有离开大地,歌声却从天堂传来,诱导我们走出世俗的大门,放下一切,追寻光明。

  她的光明就在高原。她始终相信西藏高原是个美丽的存在,那里是有灿烂阳光、没有阴影的家园。她用鼓声作为探索的工具,寻找那个奇异的世界。其实有一扇通向那个世界的门,别人没有找到,而朱哲琴已经站在那道门的前面。身后是烟雾弥漫,前面则是佛光朗照。可是,她用歌声告诉我们她的观感时,我们却在酣睡。

  她的歌声唤不醒我们。那歌声清晰如一株雪莲,玉立在雪原上。她的声音圣洁得犹如纳木错的水,静谧得犹如雪山下的冰,缥缈,绰约,却又光芒四射,是前世河流里温柔的倒影,是今生睡梦里叹息的怀想。可我们领会不了。直到在高音区,她的声音伴着一阵炸响的雷声,闪电一样扎入我们麻木的心震醒我们时,这才发现她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朱哲琴忘记了我们。在荒芜的高原上,她独自歌唱,只记得灵魂。她的声音洞悉黑暗,自抉己心,引导灵魂蜕去外衣,现出本色身形。鼓声敲出了佛的慈悲,歌声唱出了苦难的泪水。泪水洗涤蒙尘的心灵,重新照见灵魂的容颜,带给我们歇息的屋檐。在歌声和鼓声的召唤中,佛性安宁地来到人心,灵魂的杂色得以过滤,生命如晚霞一般灿烂,像棉絮一样被托起。

  神性的西藏,慈悲的佛性,给了她清亮的心怀。从遥远天边传来的经书翻转的声息,黎明的犬吠,呼啸而过的风声,都无一例外地融化在寒流滚滚的高原大地上。她用鼓声和歌声,把那些声音融合起来,化作一盏心灯,灯光如澄澈的月光,照亮我们的来路。

  或许,她并没有遗忘我们。她自顾自地唱着,就是为了让我们记起自己。今天,我们在水泥森林里奔走不息,离佛性渐行渐远,和大地互相忘却,如同树叶离开了树。她用鼓声提醒我们,别走得太快,得让灵魂跟上。她用歌声告诉我们,被高原封存的纯净,那蓝天,那白云,那阳光,那晚霞,那颂唱,就像佛的眼神,赐予我们安详。静谧中,她的歌声再次升起,从我们心上划过,缥缈隐约,清丽温婉,如同佛在呼唤,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头去看身后的脚印。

  她的声音不在我们身边。白天,她的鼓声在我们的远方。夜晚,她的歌声在我们的上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