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腾欲何至,天落三岛集于此。放眼烟波千万事,太平地处太平时。”这是我最早在一首诗里了解到的扬中岛,后来因工作关系我又来到了扬中,目睹了她的芳容。从此她的影子便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扬子之水在楼前堤坝外静静地流淌。有人说一条江是一个传说,它渺不见底,呈现出来的永远是那样明朗的色调,其中却沉淀着数不清的内蕴。你为那纯然一色的湛蓝迷醉,又禁不住揣想江里有怎样的一水一世界。
我常立在窗前,听流水,有时隔着玻璃感受着扬子江的摇曳多姿,体会着她的生机与活力。寒风中她有些瘦,冬日里也让她多了一份清静和孤寂,让冰雪嫉妒;而春天她就丰满了许多,且开始增添些热闹和明丽的色彩;最有韵味的她,是春风拂面、抑或天高云淡之时,走近她的身旁,依偎在她的怀抱,悠闲地欣赏她或浓或淡的容貌,你会感觉到大自然对古岛的神工巧夺。
眼前扬子江美丽的外表并不是她向人们展示的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全部,她博大的胸怀孕育着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在落日余晖或晨起薄雾中,静静流淌的江面上,总会荡荡悠悠地飘来几叶渔舟。船尾划桨的男人不紧不慢地一进一退把握着双桨,船头的渔娘,玫瑰色的丝帕束起了黑色的秀发,大眼睛像船下清澈的江水,高高的鼻梁下,唇红如樱。
有人提醒我,渔船要靠岸了。比我还感兴趣的游人,早已立在码头。稍等须臾,待渔人泊了船,上了岸,你会发现,鱼篓里盛满了刀鱼、鲥鱼、河豚“扬中三鲜”。终于,我也可以不必临渊羡鱼,过把渔民的瘾,兴尽晚回舟,自己仿佛真的成了一名渔人。
让人心中颇不宁静的除了渔家收获的喜悦,就是那往来于江中的货轮,匆忙不见歇,总是不解风情的远远驶来,高傲地带着一种蛮横而又充满霸气的姿态,乘风破浪而去。
江环水抱的扬中岛,是美丽的。不光是我陶醉了,连著名作家黄宗英也陶醉了。她在扬中采风,临别时给扬中留下了:“我到扬中来,变成小女孩;事事都新鲜,什么都奇怪;梦境已成真,燃我心头爱”的赞叹。
一炷香的工夫,月上柳梢,夜色朦胧,扬子江便不再寂寞了,舞曲伴着波光粼粼的江水泛着涟漪,轻轻地流淌着。这时江豚是一定要凑热闹的,它目光游离于扬子江优美的身姿,直观地感受到扬中岛水文化的魅力。
人们用心灵去品味那天籁之音,风袅袅地从江面吹来,夹杂着水草和江土特有的泥香将人的鼻息灌得满满的,让人心里快活得像苍鹰万里翱翔,连耳膜中都是水草泥香和窈窕渔娘的轻声哼唱。我听到的是一条生命的长河溅起的涟漪朵朵:静卧江滩夜不眠,环身百里护良田,石鳞玉骨常修炼,拍岸惊涛任自然。
水是扬中岛的灵魂,是扬中岛生命的源泉。水,抑或是世间景象的陈情表。
今天,扬中岛将它的价值创造了无数个“唯一”,这个陆地面积只有228平方公里的小岛,成了长江上最“贵”的岛,这无疑是扬中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和馈赠。可更好的馈赠应该是它通过对美的发掘,提供给人们新的看世界的眼光,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日月风尘花月夜,迷恋古岛鉴江波。扬子江亲吻着古岛,依旧静静地若隐若现地流淌着,仿佛见证着古岛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