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版:B16 书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生活家

第003版
A1 要闻
 
标题导航
以东方水墨展现抽象意境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东方水墨展现抽象意境
——著名美籍书画家孟昌明和他的文人画

  文/图  张春华

  孟昌明美籍画家、书法家、艺术评论家,曾经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地举办过六十余次个人画展,作品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学术机构及私人所收藏。出版有《思想与歌谣》《孟昌明现代水墨》《孟昌明画选》《寻求飞翔的本质》《群星闪烁的法兰西》《孟昌明书法》《我毫厘不让》《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等学术专著与画册,作品和文章见诸世界三百余家著名报纸杂志并多次获奖。

  著名美籍华裔画家、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孟昌明,历年来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地举办过六十余次书画展,他的作品广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学术机构及私人所收藏,是颇具实力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家。

  孟昌明获得如此成就,除了刻苦的因素外,不同凡响的艺术理念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孟昌明常说:“我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画家,从小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学书法,背唐诗宋词,可以说传统文化贯穿于自己成长的过程。”他还说过:“真的、善的、美的就是艺术最本质的、不带雕琢的积淀,是没有肤色与国界的。”他认为,一个画家,首先要知己知彼,其次要对现代文明有个宏观的认识,有一个高度的理解,惟其如此,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学习过传统绘画的孟昌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毅然开始了抽象画的学习,因为他觉得:抽象画的容量,更能把情感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表达出来。

  抱定这样的理念,孟昌明于1989年两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获得较高成就的情况下,赤手空拳来到美国,在异国他乡的激流险滩中逆水行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明和绘画,孟昌明二十多年里跑遍了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写下了如《思想与歌谣》、《群星闪烁的法兰西》等关于西方现代美术的著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孟昌明虽生活在大洋彼岸,却时刻忘不了对国学的研究,他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陈寅恪、钱钟书等一系列国学大师的著作进行研读。

  就这样,孟昌明用他的画笔和足迹完成了一个艺术家从学习传统到走向生活,又从中西绘画的实践,走向互融、借鉴的过程。他努力探寻中西两种不同绘画表现体系,在实践中体悟中国传统写意水墨与西方现代抽象画之间的异同,并以独特的视角去表现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特点。

  创作中,孟昌明非常重视“线”的运用,他一直认为,写意画之“写”,含意十分深厚,写出来的“线”通过运笔的变化,表现了形体、气韵、情感和本质。他五岁即开始学习书法,并对《好太王碑》、《开通褒斜道石刻》用功尤勤。他还对《龙门二十品》、《散氏盘》、《张猛龙碑》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所作之书古朴秀雅,方整刚劲,巧拙相生,颇得神韵又含个人情感。

  孟昌明坦言,水墨是其书法的一个延续和纵深。书法给他最单纯、最高贵的美学教育,由此所派生的对艺术的真正领悟,让孟昌明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诠释自己的方式。他认为:说到底,笔墨连接着画家的情感,表达出画的精、气、神,是任何国画家必须具备的。艺术即人格,一个猥琐的灵魂不可能造就伟大的艺术。他强调:“对真理的崇敬,对美的尊重,纯净的思想境界,坚定不移的秉持都是艺术家最基本的基石。”中国绘画更讲究修性,绘画气质无疑会受到艺术家眼光、心智和人格的直接影响。

  因此,“重视笔墨,尤为重视意境”——这便是孟昌明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虽然每幅作品的意境各不相同,但无不宁静和谐而又富含哲理。有时画面虽寥寥数笔,却意境隽永。

  孟昌明认为:“水墨语汇的纯粹与精良,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的痕迹上,更沉潜于艺术气质和品性之中。画家不外乎以水墨的材质为根据,编织个人的美学经纬。”形式的清明秀丽、粗豪奔放都是外层的妆点,“形似”是表面的引诱,只有大智大勇大身手,方可越过现象了悟墨形水象的内在禅机。“水墨和艺术家是物我合一的对应,是主观和客观的深情合唱,惟画家既是指挥者也是歌唱家。”孟昌明如此解释可谓一语中的。

  荷花是孟昌明从小就喜欢的一个题材,在他的眼中,荷花美得真切,美得端庄,美得典雅,美得高贵。他说,荷花的高贵正是她的简约,是人格的东西,清高得出淤泥而不染,她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也正因如此,创作中,孟昌明笔下的荷叶多以墨线勾画,他坦言,自己就是要用最不带功利色彩的、最原始的造型法则来描摹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一些美学信号,追求一种比较简约、透明、直白抑或是浪漫的表达元素。

  为了寻找荷花美的原点,经过对荷花的经久观察和思考,孟昌明最终把视角定格在莲蓬上。他认为,比起荷花的淡雅、美丽,莲蓬则苍凉、高贵,它浓缩着所有生命尽头的美的元素,很隽永。如其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画面几乎没有荷花,几个参差不齐的莲蓬穿插着、互动着,就是人和自然的脉脉含情,是注视以后的一种对应。孟昌明所画的荷花、荷叶、荷梗都是具有美学根源,块面、线条、机理纵深灵动。

  多年来,孟昌明以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为依托,演绎了人生、社会、自然。故而,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倪再沁院长评价:作为孟昌明创作源头的中国老庄哲学,把宇宙万物看成是一气相连而又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充满了活泼的生机和可能,受此观念影响的文人画,因而强调“饮之大和”,也就是将宇宙万象与生命变化合为一气蓄于胸中,行之于笔下。他认为:“中国绘画美学的核心,其实就是笔墨,是一画,孟昌明水墨的基本结构及形式依据亦是如此。”

  原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理论家周韶华先生就曾以《弥伦天道,含弘光大——重读孟昌明的水墨画》为题评价说:孟昌明采用弯曲有序的浓墨块来谱写生命律动的乐章,黑色是他色中之王,以黑色统领笔墨组合,涵寓万物,浓墨团块构成他画面的基石,这一独特的构成样式无比庄严、博大、充实、辽远、深邃而又含蓄,构成他作品的生命与特质,由此可见他之所持甚大,鬼斧神工,令人震撼。周韶华先生赞赏孟昌明的书画已步入形而上的文化玄机妙境。

  孟昌明师古不泥古,长期受到中西绘画的熏陶,他说:“水墨画作为一种学科呈献,其最大障碍不外有二。”他直言,一是文学审美的泛泛解读,二则是雅俗共赏作为审美标准的自欺欺人——它不过是在中庸之道的幌子之下懒惰的创作者和无知的欣赏者互为照应所达成的“哥俩好,和为贵”。他强调,雅俗的分野是水火黑白。

  著名画家刘国松在《谈孟昌明的水墨意涵》一文中写道:背负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面对节奏迅疾的新世纪,孟昌明在从事东西艺术研究之后,形成了既中国又现代的个人风格,为建立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传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想,孟昌明的书画艺术魅力也正在于此。

  《大贺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