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版:江花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1

第003版
要闻

第004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山里人家■文/庐山
一桩《红楼梦图咏》的公案■文/寥风斋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8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桩《红楼梦图咏》的公案■文/寥风斋

  这套“图咏”绘刻皆精,不仅人物婉丽清俊,形象娟秀,而且布景亦精雅秀美,不落俗套,堪称是有关红楼人物的版画佳作。

  白描绣像

  改琦是清嘉道年间的著名画家,《红楼梦图咏》是他的代表作。改琦原作早已不存,幸赖一部光绪五年木刻本,让我们能够一睹改琦原作的神韵。

  此刻本并非随书刊行的绣像,而是独立于书外的红楼画册。共收图五十幅,除极少数几幅为两至三人的合像外,多是单人一幅。每图均有赞语。这套“图咏”绘刻皆精,不仅人物婉丽清俊,形象娟秀,而且布景亦精雅秀美,不落俗套,堪称是有关红楼人物的版画佳作。如“黛玉”一幅,几尾修竹,萧萧索索,即衬托出黛玉的多愁善感,寄人篱下;“尤三姐”一幅,三姐手持鸳鸯剑,奇烈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这套绣像亦有不足之处,即人物形象颇为雷同,特点不甚鲜明。正如周心慧先生所说的,“无论男女,皆杏眼樱唇,体态纤弱,没有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在形象塑造中去发掘其不同特征,千篇一律,造型雷同,是其弊病”。虽有不足,但这套绣像在“红楼版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是不容否定的。

  《红楼梦图咏》一经刊行,就深受读者喜爱,翻刻本层出不穷,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有意思的是,这套“图咏”还出现了彩绘本,近年来频频现身各大拍卖行。据称,彩绘本共有五种之多。笔者有幸,见过其中三种。这些彩绘本虽非当代人伪造,但是否出于改琦之手,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遂成“公案”。

  沪上拍卖的一套彩绘本,共分“红楼集艳”、“采凤争妍”两册,各收图十二幅。除黛玉、元春等少数几幅外,基本和木刻本相同。此本绘制颇为精工,然有专家认为,与世所公认的改琦真迹相比,总觉稍欠灵动与神韵。袁啸波先生认为,此本最可疑的地方在于,“王熙凤”一幅与刻本里的“岫烟”,姿态、衣装、发式甚至脸相都极为相像,那种朴素的样子根本不符合王熙凤的身份特征。这是仿制者移花接木留下的痕迹。此本应该是水平较高的仿作。

  沪上丁羲元先生所藏彩绘本,共收图十二幅,除背景略有变化外,其他均与刻本完全雷同。此本人物面相、发型、服饰以及背景的描绘与敷色都很精美,很容易被人视为改琦真迹。针对此本,袁啸波先生从人物眼神、题咏字迹、印章使用等方面进行辨析,认为并非出于改琦手笔,是颇有道理的。

  另一套彩绘本是中国书店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民间搜求到的《改七芗先生红楼梦册页》,有图三十九幅。较之前两部彩绘本,算是收图较多的了。此本所绘人物与刻本全同,但并无多少神韵可言,很难想象出于名家改琦之手,应是后人据刻本仿绘而成。

  这三部彩绘本,收图均少于刻本,容易给人造成“残本”的错觉。事实上,应该都是仿作。虽是仿作,这些彩绘本却极可能出于改琦的弟子或是后人。在今天看来,仍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黛玉(木刻本)              黛玉(沪上拍卖本)              黛玉(丁羲元藏本)            黛玉(中国书店藏本)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