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份金山网相继推出的“英雄帖·金山网5000元重奖网帖”第一季、第二季吸引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注与参与。7月初推出的第三季“毕业季·恰同学少年”主题活动,热度依旧不减。
“毕业”“恰同学少年”虽字数不多,却勾起了不少网友的美好回忆。网友们或洋洋洒洒几千字讲述30年来镇江缘,或图文并茂配音乐回首10年前毕业季的点滴,或晒出多幅图片感叹1个月贵州支教时的师生情……
60后资深记者
讲述30年镇江缘
7月11日,金山网网友王景曙一则《渡江南来》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网帖,讲述了他30年前从江北泰州到镇江上大学,再几经周折留在镇江的人生经历。短短12天,该帖点击率近5000人次。
王景曙现供职于镇江日报社会新闻部,是一位资深记者。“今年不仅是我毕业25年,也是跨进镇江这座城市整整30年。”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写这则网帖,是受到金山网“毕业季·恰同学少年”主题活动的启示。1984年,他考进镇江医学院,五年之中,得益于文学,他在这座城市结下大量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对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后又很快回到镇江并落户,打下了情感层面的坚实基础。“1989年毕业时,我先被分配到外地当医生,因种种原因,短短3个月后又被改派到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职工医院工作。”两年后,他弃医从文,先后做过文学编辑、开公司做老板、文化策划总监的工作,还在广东、北京、南京等不同省市的13家报纸、杂志工作过。最终,他于1999年底回归镇江,进京江晚报工作。截至目前,他已在镇江日报社工作了15年。
“毕业后,最终定居在镇江,主要原因在于自己与镇江有缘。”他说,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便会有强烈的归属感。
80后武汉学子
回首10年前毕业季
与很多参与网友通过文字分享毕业季回忆不同的是,网名为“我本镇江读书郎”的郭军翔则采用图文并茂配音乐的形式,打造出了不一样的“毕业季”氛围。一首《那些花儿》,一群毕业10年后的同学,再次回到生活4年的武汉化工大学(现武汉工程大学)相聚,共同回首10年前的生活点滴,感动了不少网友。
5月24日,分别十年的兄弟姐妹们,急切的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列车,镇江的80后郭军翔也是其中一员。“胖了,发福了嘛。 ”“呦,你还是一样的黑,哈哈 ”……56个同学穿着统一服装陆陆续续从天南海北齐聚武汉。他告诉记者,同学们在见面的一瞬间,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大学时光,诉说着彼此近况,笑侃着当年糗事,畅想着未来日子……
“当我们再回到校园找到当年的寝室时,虽已人去楼空,已然寻不到当年的痕迹,但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可全都在脑子里了。”郭军翔的毕业季分享勾起了不少网友的记忆,引起了共鸣。
江大在校生
感叹支教时师生情
在30多个参与第三季重奖网帖的帖子中,网友“ZHG-桑梓心”的《恩赐的毕业》十分与众不同——还是江苏大学在校生的他讲述了和同学暑假去贵州支教,分别时难舍的师生情。
“ZHG-桑梓心”实名张和贵,是金山网公益团队——江苏大学桑梓心支教团队的负责人。6月27日,他带领另外12名队员到贵州纳雍县和大方县支教。他告诉记者,纳雍县水东乡以则小学现只设有一、三、四、六四个年级,四名教师每人包揽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早到校,晚回家,只为了与我们多相处一会儿;一个人饿着肚子在路边等候1个多小时,只为了等我们去家访;晚上11点打着手电筒跑到学校,只为了给我们送行,还唱着那些教他们的歌‘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张和贵在帖子中讲述了许多支教时的感人瞬间及分别时的场景。
“你可能想象不出那些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以及在我们临走前一天哭得不成样,抱住你的腰久久不放的场景,心里十分难过和不舍。”据了解,明年暑假,金山网公益团队——江苏大学桑梓心支教团队将会继续到贵州支教。
(张晨霞 宓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