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版:A22江花 浅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

第002版
要闻

第003版
A3关注高考
 
标题导航
敬畏文字
做善于倾听的人
望君安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6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敬畏文字
■文/孔茜

  一人、一民族,应当如何对待本国本土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气节的体现,倘若对此失去了应有的敬畏,那么这个民族便形同失去了自己的文字、文化,乃至于精魂。

  正如小说《最后一课》中所描写的场景。师生们手捧课本,高声吟诵着即将被禁用的母语,即便是平日里玩世不恭的学生亦深恨自己未曾认真学习。他们所吟诵的是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更是在面对凝聚着民族之魂的文字即将不复存在时的彻骨悲恸。

  敬者,尊敬、严肃也;畏者,谨慎、不怠也。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感受。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唯有华夏文明未曾中断。笔走龙蛇,千缸染却兰亭胜地;琴曲流觞,二胡拉出半轮月光;深谷神农,十万药香……千百年来,我们敬畏祖先、敬畏历史,而让我们了解祖先,了解历史的,正是祖先们留下的、于历史长河中溯洄浮沉依然鲜明璀璨的中华文字。这文字不也一样当受到敬畏吗?

  于文字,人们因敬畏而生热爱,而后为之勤学苦练,成就非凡。唐代诗人贾岛曾言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推敲”的故事如今已广为人知。王羲之年幼时常临池而坐,将心中敬畏之情嵌刻于纸上,缔造出入木三分的辉煌。若非对文字心怀敬畏,他们断然不会为其所蕴含的气韵所吸引,遑论满心热忱地潜心修习,成一代大家。可以这么说,文字便是一条绵亘古今的古道,将前人的知识、成就,乃至对于文字的慎重、对情感的倾诉,完完整整地流传下来。

  于文字,人们又因敬畏而生谦逊,而后学到更多文化,创造出不凡的作品。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誉为国学大师、国宝,与其潜心投入文学事业,用手中的笔记录文字的魅力,渗透了对文字的敬畏之情不无关系。周国平、林清玄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对文字的敬畏,使我们在这个网络时代,依旧能阅读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倘若他们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畏,在市场意识极强的网络时代,他们又怎能谱写下一页页动人篇章,我们又将去何处寻觅涤荡心灵的著作?更不要说让“默默无闻”变成广告中的“默默无蚊”,以及人气极旺的名人博客中那些低级的文字错误,对文字的影响和伤害了。    

  细品文字,我们可看见潮涌大江的壮阔,体味鱼翔浅底的怡然,领悟山日对话的静谧,品读度尽时光的书香文字。文字的美韵,不是让人玩弄于掌中,而需要我们对其保持敬畏。唯有敬畏文字,才能体味到文字的真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