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母广场灯光设施毁损严重
镇江新地名如何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色
江大黑车揽客常年“回潮”怎么办
桃西路刚修通就“不通”了
……
昨天下午,第十期“镇江网络问政”主题活动聚焦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局、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京口区政府、润州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和港务集团等单位代表,对这些网友热议的话题一一解答。
话题一
运河之母广场灯光设施为什么毁损严重?
市水利局:已责成施工单位整理修复
11月初,有网民在金山网镇江论坛发帖称,运河之母身边的灯光设施早已面目全非,感叹“这样的环境和管理真不该搞这样的设计,让人叹息,钱扔到水里了……”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哪些?目前有无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
对此,市水利局代表说,目前运河之母的灯光设计,主要采用的是水下LED灯。由于前段时间水位较低,灯露出了水面,很多行人直接在上面行走,造成LED灯的损坏。目前水务集团已责成施工单位对现场灯光设施进行整理修复。
水务集团代表介绍,运河之母的灯光设施之前已经维修过3次。接下来除了加强管理、组织专人在现场看管外,他还呼吁市民要更加爱惜公共设施、共同维护古运河的美景。
话题二
江大黑车长期占道,长效管理难在哪?
市交通运输局:将优化公交线路、增加线路班次
有网民发图片再曝江大东门占道经营、黑车经营等,造成道路堵塞,一片混乱,且有安全隐患,追问“是否这儿是三不管地带”?
“这一情况属实。”市交通运输局代表现场为管理工作不到位而表示歉意。他说,之前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多次,但每次整治过后,“回潮”严重,这是因为周边师生、居民在出行时,对应的交通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不少黑车有江大通行证,执法人员一到现场,车就开到校园里去了。”同时整治江大黑车还存在执法难、取证难的问题,车辆停放在附近时或者在路上营运时,交通部门都很难查处。
为此,交通部门将优化公交线路和增加部分线路班次,力争把公共交通打造成市民首选的交通方式。同时明年元旦期间,交通部门计划新增300辆出租车。针对部分地区“打车难”,有计划制定智能叫车系统,目前具体事宜正在商谈中。此外,“疏堵结合”联合市城管、交巡警等部门对黑车、占道经营现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话题三
镇江新地名要如何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色?
市民政局:命名会上网征求意见,地名文化要保护
有网民发帖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新建道路越来越多,但目前许多新道路名称混乱,有些比较俗气,有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网民跟帖表示认同,认为“镇江新地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文化内涵”。究竟道路命名谁说了算?目前我市道路命名有无公示听证程序?
“地名命名的发展方向,确实是要增强文化性。”市民政局代表回答说,2009年以前,城市地名命名常常比较被动,一条道路在正式命名前往往还有个“乳名”。2009年《镇江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出台后,民政部门和规划部门加强合作,一路一名,并且从建设之初到建成使用后,都用同一个名字。“目前道路命名都会上网公开征求意见,重大地名命名还会采用专家论证制。”对于新地名要如何彰显地方特色,我市今年也在加强老地名的保护,评选最具价值的老地名,并且为老地名立碑申遗。同时民政部门也积极和城投公司沟通,在老城区改造建设过程中,保护老街巷地名文化。
话题四
桃西路刚修通就“不通”了,
高峰期路被堵死怎么办?
润州区政府:将加强执法,制止菜农在马路上经营
“桃西路9月份才通车,转眼间路口就变成了菜场,高峰期堵得水泄不通。”相比于通车带来的交通便利,周边居民更多的是忍受马路噪音、垃圾和无休止的堵塞。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有无好的解决办法?
“网友反映的情况确实属实”,润州区政府代表介绍,这些路边占道经营的摊主大多是附近城中村农民,卖的是自留地上种的蔬菜。出摊时,一般在出行高峰期,“马路菜场”一出,路常被堵。
接下来润州区政府将联合市、区城管、街道等部门实行“街长制”,执法人员每天早上7:30要到岗到位,错峰时段安排人员上路执法,制止菜农在马路上经营,还路于民。针对这些菜农的谋生问题,下一步将从规划上考虑建立菜场,规范经营,解决菜农出摊谋生问题。(记者 巫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