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A5 记者编辑社区蹲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资讯交换站

第003版
A1 头版要闻
 
标题导航
蹲点记者:巫悦萌(经济民生部记者)
上期评议结果
“城里有的,
我们也有”
杨家巷村,
每年都有新变化
蹲点记者:范海罡(新闻策划部记者)
读者评议团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里有的,
我们也有”
  新桥镇别墅区 范海罡 摄

  昨天一大早,新桥镇敬老院三楼传出一阵二胡声。循声而上,原来是一群老人正在排练节目。

  带头的是71岁的顾纪绍。这位西装革履、温文尔雅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顾纪绍说,这支艺术团名叫“田野风艺术团”,每周都会组织团员排练、交流,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的新桥镇,群众解决温饱都困难,现在,全镇都富裕起来了,农民的业余文化也就丰富了,没事搞搞演出,我们表演开心,村民看着也开心!”顾纪绍说。

  以前的新桥镇是什么样的?顾纪绍点了一支烟,开始了他的回忆。

  “新桥乡、水汪汪,常年爬在水车上,十年倒有九年荒,一篮秧草一瓢糠,捞鱼摸虾度时光。”他用这首上世纪七十年代流传在新桥镇的民谣,概括了那段岁月新桥居民生活的写照。

  顾纪绍说,之后,新桥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自此以后,新桥解决了“大水围城”的危机。

  说到这里,顾纪绍的回忆引起了其他团员的共鸣。大伙儿都回忆起来。其中,64岁的陆克方曾经在新桥镇当过11年纪委书记,他亲眼见证了新桥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建设、九十年代的崛起,直至如今的富强。

  陆克方说:“从交通工具就能看出新桥镇的变化。”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都是“稀有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都买了汽车,现在,为了健康,大家都选择低碳出行,又放弃了汽车开始步行,骑自行车了。

  这时,陆老的手机响起,一个电话将陆老从回忆拉进了现实。原来,是镇里民政科联系他下周进行全面体检。陆老说:“新桥镇每个人都有健康档案,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有免费的全面体检,这不,下周一又到了体检时间了。”

  “镇医院有全面体检的设备?如果没有,岂不是要到丹阳市区才行?”

  “当然有啊,咱们新桥医院什么设备都有,还需要跑那么远干吗?”

  陆老说,新桥医院在全国的乡镇医院中很有名,不仅设施齐全,医资力量也很强大,“像咱们老人看个病啥的,基本不出新桥全搞定。”

  “新桥的发展确实造福了咱们百姓,教育咱有新桥小学、新桥中学,医疗咱有新桥医院,每个村还有专业的卫生服务中心,住房咱有高档小区,就连汽车4S店咱都有。”顾纪绍在一边也点点头,说:“城里有的,我们也有,我们新桥的福利待遇可能还比城里好呢,有不少外地来打工的人想把户口落在新桥还不容易呢。”

  一阵“忆苦思甜”后,这群“老顽童”们又开始排练起来,他们在为一年一度的新桥镇群楼村“农民艺术节”做准备,顾纪绍说,这场“农民的盛会”不仅是群楼村的节日,更是全新桥镇的节日。“这么大的艺术节,不仅咱新桥镇的人会来看,常州的、镇江市区都会来不少人呢,咱得出点拿手的绝活,才能让大家看得开心呐。”(范海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