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A3 记者编辑社区蹲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01版
封面导读

第002版
封2 资讯交换站

第003版
A1 头版要闻
 
标题导航
读者评议团
上期评议结果
老记评议团
蹲点记者:施静静
在这里,夫妻同心搞养殖
蹲点记者:孙晨飞
在这里,居民不愁“身后事”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同舟,打拼二十八载
在这里,夫妻同心搞养殖
  夫妻俩在喂羊 施静静 摄

  立冬了,又到了一年中吃羊肉的好时节。近一段时间,平山村邵家组村民张小广葛小梅夫妻俩忙活着“放羊”。这对创业“夫妻档”,从两亩鱼塘起家,打拼二十八载,发展到如今,拥有了近35亩的生态养殖园。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平山村,听他们讲述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

  两亩鱼塘起家,养鹌鹑成“主打”

  1985年6月,为了家庭生计,夫妻俩从组里承包了两亩鱼塘,创业之路也就此拉开序幕。当年,夫妻俩除了在鱼塘里养殖一些鲫鱼、草鱼和鲢鱼,还养了16头猪。在夫妻俩辛勤经营之下,创业之初的道路还算走得平坦。

  “但我们养殖的鱼和猪都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张小广看来,要想把养殖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就要引进一些市面上较少的新品种,搞特种养殖,夫妻俩瞄准了鹌鹑。说干就干,1990年,夫妻俩敢做平山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资近万元,买来近万只雏鹌,开始“主打”鹌鹑养殖。就算到现在,夫妻俩也是平山村唯一一个鹌鹑养殖户。

  男主外女主内,创业几多艰辛

  养殖鹌鹑投资高、风险大,夫妻俩不敢有丝毫大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夫妻俩分工协作,男主外,丈夫张小广负责销售鹌鹑蛋;女主内,妻子葛小梅在家养殖鹌鹑。“那时候不觉得,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时还真苦。”葛小梅的一番话道出了创业路上的艰辛。

  刚刚孵化出的雏鹑常会“叠罗汉”式地“抱团取暖”,称为“打堆”,这很容易造成底层雏鹑被压死亡,葛小梅便日夜照看。养殖雏鹑的屋子需恒定保持36摄氏度,屋子里充满了鹌鹑粪便散发出的氨气,气味难闻,葛小梅却毫不在意。

  张小广为了打开鹌鹑蛋的销路,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菜场,七里甸、京口闸、江滨新村,都留下了张小广的足迹。每当年关将近,天寒地冻,也正是鹌鹑蛋热销之际,顶着寒风,冒着风雪,张小广奔波在送鹌鹑蛋的路上。

  35亩生态养殖园,夫妻迷上“放羊”

  “携手同心,其利断金”,共同经历了创业中的种种艰辛,如今夫妻俩已经拥有了一座占地面积35亩的生态养殖园,集鱼、猪、鸡、鹌鹑养殖为一体,“主打”的鹌鹑最多时养了近6万只。园内,鱼塘二十余亩,猪养了近两百头,还散养了上千只鸡。

  然而创业之路不止,去年年底,张小广看到了养羊的“钱途”。这一年间,夫妻俩开始专注“放羊”,目前养羊已初具规模。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养殖园时,空地上晒满了从农贸市场收购来的毛豆壳,夫妻俩已经开始为羊儿们储备入冬后的粮食了。

  “张小广和葛小梅夫妻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平山村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创业经验,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创业致富的思路。”平山村党总支副书记赵蓝翔说。(记者  施静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