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启动,这说明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入了实践阶段。市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如何,他们了解垃圾分类吗?围绕这一话题,本报展开了调查。
本期调查共回收有效纸质问卷150份,此外有211名市民通过镇江新闻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您会主动将家里的垃圾分类后丢弃吗?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推广垃圾分类的受访者超过了八成,而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如果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推行垃圾分类,他们会主动配合。
【调查提示】
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应该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处理
观点态度
您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应该大力推广吗?82.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大力推广,1%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大力推广,16.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而对于您是否接受垃圾分类处理这一问题,调查显示的数据竟然一模一样,82.8%的受访者可以接受,1%的受访者觉得不能接受,16.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受访者林小姐曾到日本留学两年,她非常支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在一些发达国家,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就是垃圾分类。”她介绍说,日本家庭扔垃圾是要分日子的。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他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每户家庭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10余种。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以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
“说不清楚应不应该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家住斜桥街的张先生说,街上有那么多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箱,即使行人对垃圾分类丢弃了,可清洁工收垃圾时却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一起倒进清洁车,最终垃圾还是没有被分类。
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受访者各抒己见。16.7%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21.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61.1%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可以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放在一起,很难将它们分开。如果经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利用起来,这不就是变废为宝了。”受访者高女士期待着垃圾分类在我市全面推广。
如果在您居住的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您会主动将家里的垃圾分类后丢弃吗?表示会主动将垃圾分类的受访者占77.2%,表示不会的占5.1%,表示说不清楚的占17.7%。
家住李家山新村的周大爷听说江科大社区已经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羡慕不已。他还专门骑自行车到江科大社区参观了一番,“如果每个社区都能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就好了,这样多环保啊!如果在我们小区推广,我肯定会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的。”
在本期调查中,24.7%的受访者表示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常识非常清楚,57.1%的受访者表示知道一点,15.7%的受访者基本不知道,2.5%的受访者一点都不知道。受访者吴阿姨表示,她看到垃圾箱上写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具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不能回收,她不太清楚。她觉得有必要在垃圾箱做个提示。
对于如何进一步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受访者也积极地建言献策。41.9%的受访者认为亟须进一步提高市民意识,6.6%的受访者认为亟须加大宣传力度,3%的受访者认为亟须加强日常管理,47.5%的受访者认为亟须进一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
家住青云门的姜先生表示,要想全面推广垃圾分类,首先就要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大家应该行动起来,鼎力支持。”姜先生认为,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人类的头等大事,垃圾分类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措施。应该用法律法规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受访者王女士觉得目前亟须解决的是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尤其是居民小区里,放置多个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在小区内大力宣传,时刻提醒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后丢弃,培养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习惯。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将垃圾分类后丢弃
接受程度
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亟须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建言献策
配图 谢志斌
实习生 施维 谭艺婷 张江 本报记者 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