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人“七剑”闹荷赛
三金三银加一铜 抗震奥运是重点
中国摄影人“七剑”闹荷赛
荷兰时间2月13日11时,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市政厅揭晓结果,获奖名单和作品同步在其官方网站www.worldpressphoto.org发布。可能此前国内摄影界预估到中国去年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会成为获奖题材,但多数人不会想到中国题材的作品获奖者几乎都是中国摄影师,而且获奖人数达到了可观的7人次。
中国军团在本届荷赛中史无前例地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国内惯称金、银、铜奖)。杭州日报首席记者陈庆港的《走出北川》获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路透社中国特约摄影师Bo Bor(中文名为景长观)的《四川地震》获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深圳晚报摄影部主任赵青的《地震幸存者》获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新华社摄影记者吴晓凌的《血染赛场》获体育特写类单幅一等奖,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赵青的《电视上的奥运会》获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新快报副总编辑兼图片中心主编李洁军的《复制战争》获肖像类组照三等奖,杭州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获自然类组照二等奖。
获得本届荷赛年度新闻照片的作品是美国摄影师安东尼·斯沃(Anthony Suau)为《时代》周刊供稿的黑白照片、获得日常生活新闻类组照二等奖的《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中的一幅,此图反映了2008年3月26日美国克里夫兰市的一处抵债的房产,原主人被驱逐出屋的场景,荷枪实弹的警探正在杂乱的屋中进行安全检查。斯沃将得到1万欧元的奖金和佳能EOS 5D Mark II相机一部。几位评委的阐述可以让我们了解大奖从大事不断的2008年里脱颖而出的原因。评委会主席玛丽安·戈伦(MaryAnne Golon)评价说:“它看上去就像幅经典的冲突类照片,其实仅仅是一户人家因无力还贷而被赶出家门。现在,一旦人们惹‘贷’上身,‘经典战争’就会在家里爆发。这幅作品取胜在于它的‘一语双关’。”尼日利亚籍评委阿金波德·阿金比依(Akinbode Akinbiyi)的评语更加直白:“乍看它模棱两可,当你真正明白它在讲什么时,全世界都会联想到‘这就是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的事情’”。具有瑞典和土耳其双重国籍的评委阿比利·卡拉布达·艾瑟(Ayperi Karabuda Ecer)说:“此图融清晰与复杂于一体,它不是单纯地描述经济强权在过去一年的没落,我们需要一种新鲜的语言为生活作解。”
本届荷赛获奖名单涉及国家和地区20多个,美国摄影师有8人获奖,异军突起的除了中国,意大利也有6位摄影师获奖。东欧、南美、亚洲也依次进入荷赛评委的视野,甚至出现了萨尔瓦多共和国这样难得一见的摄影师国籍。这大概可作为世界新闻摄影新格局初具规模的佐证之一,至少,我们看出“荷赛是全球的”推广理念。从机构方面说,法新社以3人获奖占到头名,美联社、路透社、盖帝图片社、欧洲新闻图片社均有2人,考比斯、VU和联系图片社各有1人,欧美传统的强势媒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周刊》、德国《明镜》、法国《解放报》等也有进账。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不平凡的2008年度在本届荷赛中体现为稿件爆满,124个国家的5508位参赛者的96268幅作品刷新了历史纪录,后两项指数比去年分别提高了9.7%和19.5%。其中亚洲参赛数量以14%的攀升速率惹人注目,相较2008年分别有400人和165人参赛的规模,中国和印度今年再次与其他国家拉大距离,本年度中、印两国的参评摄影师人数各增加了90人和43人,领跑亚洲。欧洲参赛摄影师仍然占据主流,意大利和波兰两个后起之秀,参赛人数分别达到了306人和81人。
本届荷赛评选1月31日至2月12日期间举行,在美国知名图片编辑、本届荷赛评委会主席玛丽安·戈伦的带领下,12位评委和2位秘书完成了全部工作。
第52届荷赛的颁奖典礼特意选在5月2日举行,同时伴以3天的讲座、研讨和照片放映等活动。获奖作品的首展将于5月4日在阿姆斯特丹开幕,直至6月28日结束。截至目前,该影展已经确定将在45个国家的约100座城市进行巡展。
获奖者说:偶然中的必然
陈庆港是个获奖专业户,华赛金奖名单中曾3次出现过他的名字,他对一些重大或冷门题材的掌控被摄影界内外称道。作为行业里的特例,他的成就不是靠勤奋的“扫街”,而似乎是靠与生俱来的智慧。他的名字不常伴着杭州日报日常新闻照片出现,但却绝对是报社的一块金字招牌。
陈庆港原本投送的《走出北川》是一组照片,10幅里被评委们钦点出的这张,正是他编辑时的主打,因其内容和形式都很切题,立意明确。谈及为什么能摘金,他猜测是照片中环境的险恶与救援人员的奋不顾身形成的强烈对比,感动了评委。其实最初他并不想用地震题材投荷赛,因为从震区回来后,他不敢重新面对拍摄的照片和回忆,几千张照片就积压在那里。直到截稿日期快到时,他才豁然开朗:大地震中,中国人的英勇和团结应该通过照片传达出去。获奖让他达到了这个目的。他还说,这个题材获奖的即使不是他本人,也必须是中国摄影师,因为大家付出了太多。
2009年,这位以挑选题材谨慎苛刻而著称的“牛人”说,春天他还要再去四川拍摄震后情况。另外,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杭州,他也有计划着手拍摄,只是习惯于先思后行的他称暂时还没有想好准确角度。
★《血染赛场》这幅获奖照片的玄妙之处在于那一滴呈皇冠状的血迹,绝对是第二眼叫人“惊艳”并记忆犹新的作品。照片拍摄者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吴晓凌,新华社奥运报道队一分子。此张获奖照片的诞生地柔道馆正是他负责的场馆之一,那是在海地选手对阵古巴选手的现场。
吴晓凌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选送作品参加荷赛,今年是在截稿前一晚才选出十几幅单幅作品网上递交。对于此届荷赛获奖作品中哪幅印象最深的提问,他不假思索地提及同样是体育特写类,同为中国摄影师所拍的,赵青那组《电视上的奥运会》,他认为,这样的编辑思路和呈现方式恰恰是单幅照片难以表现的。获奖后的吴晓凌说自己有自知之明,以前是怎样工作现在还是怎样工作。
★地震题材的荷赛获奖作品,并不是我们最熟悉的那几张。深圳晚报摄影部主任赵青获奖的《北川幸存者》亦是如此。
赵青1991年7月到深圳,10多年来这位摄影记者一直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寻梦,包括他“觊觎”已久的荷赛。2008年5月13日,赵青随救援部队进入地震灾区,5月20日下午6时许,他们从高山上救援群众返回途中,看到了袅袅炊烟升起,一户人家在已经坍塌的露天厨房做饭,让他顿生感动: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赵青介绍说,这幅照片是荷赛评委从他投的一组12幅照片中选出的,这幅置于最后的位置,前面多是些灾情和救援的照片。他相信,这幅照片获奖与前面10幅照片的铺垫分不开。
这是赵青第二次参赛,12年前,他报道香港回归的照片曾送去参赛。对于这次夺得本届荷赛一般新闻类二等奖,赵青倒是有些心理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在2月13日上午,已经有很多同事半开玩笑地提醒自己:赶紧准备准备吧,别到时候采访你这个获奖者时手足无措。原来,一些参赛同事先后收到了组委会发来的作品落选函,只有他一直没收到。尽管知道会有众多摄影记者用地震题材的作品参赛,但他对自己的照片有自己的见解:同一题材佳作或许就在脚下,就在别人视而不见的身边,这与积累和对生活的理解很有关联。(黄丽娜 方 妍 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