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今日关注

又是一年夏收时 老记重书《观刈麦》

发布时间:2015-06-02 11:0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吹麦浪。纪晨 摄

本报记者 刘兰明 王景曙 王鹏程 司马珂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土地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而农民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1200多年前的夏收时节,一位伟大的诗人行走在田间地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就著名诗篇《观刈麦》,原点无非在此。然而,基于特定社会现实,白居易笔下更多释放的并非沁人心脾的麦穗飘香,而是令人心酸的悯农悲情:“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如同锋锐的铧犁,翻新才能前行,历史最终是用来祭奠的。名篇不朽,而人事俱往。越过千年岁月抵达今日,同一块土地上,正在深耕完全不同的丰厚时代内涵,正在发生太多笑逐颜开的“精彩故事”。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食为政首”的理念坚守,为古老大地注入不竭活力与腾飞梦想。

    时势变革,物候恒久。又是一年《熟了麦子》(海子诗),于是我们“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麦香招引之下,我们像白居易一样,也来到田间地头。我们当然不是来写诗的,但身为记者,我们注定会“重书”另类新篇:见证农民兄弟丰收现实,并聆听他们播种未来!

    本报今日起刊出一组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昨天早晨近7点钟,我们出镇江城,驶上金港大道,一马平川,耗时仅40分钟就抵达扬中三桥,这与早年低等级乡村公路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更今非昔比的是,自从1994年首座大桥竣工通车,扬中就再也不是仅靠汽渡往来的“江中孤岛”。如今“一岛五桥”,沟通大江南北。

    油坊镇位于扬中市西南角,是该市的农业大镇,全镇拥有耕地面积2.76万亩,其中,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近2.3万亩。我们事先联系好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长旺村麦农韦习才,他的百多亩麦地定于当天正式开镰。

    机器轰鸣:半天“扫光”20亩

    上午8点15分,我们出现在韦习才家田头的时候,收割已经进行了一会。只见一台收割机正在金灿灿的麦地里穿梭往来,几位帮工不停地将从机器上卸下的麦包抬到路边上装车。

    老韦承包的110亩麦田并不连片,正在收割的地块是20亩,按计划当天他只想收完这一块地就暂告停歇,原因是根据天气预报,当天晚上会有雨,这场雨还会延续到次日。老韦说,余下的麦地会在3号天晴一并予以解决。

    现扬指挥作业的机割手方礼根也是油坊镇人,另一个村的,是与老韦合作多年的老伙伴了。4年前,方礼根花23万元买回一台收割机,当时政府补贴了3万,他介绍,如今国家对农机补贴力度更大,这台机器如果放在现在买,起码能获得补贴七八万。每亩麦地的收割费用为70元,每年夏秋两季,尤其是赴外跨区收稻,方礼根靠这项业务能挣一笔满意的收入,但是他说,人很辛苦。

    经允许,记者登上了收割机体验作业,尽管受到照顾,行进速度减缓,但仅仅两趟来回就深感不易:轰鸣震耳,颠簸不已,秸秆碎屑犹如扬尘扑面……

    昨天是方礼根今夏出工的第三天,经手收割的麦地已近200亩。按照7亩/小时的正常收割速度,老韦这20亩地不出半天时间就会了结。方礼根告诉记者,当天下午他就会回到自己的村子,有几户村民急等着在下雨之前把麦子抢收上来。其实,方礼根自家也有180亩承包麦地,还一点没动。他说,3号开始是连续几个好天,争取两天之内收完,“到时带晚上加班”。

    离开老韦家收麦现场,记者随后到长旺及附近几个村子的农田广泛走访,随处可见平展的水泥公路上正在晾晒的麦子,以及田野里正在忙碌抢收的场景。

    老郎村一块已经割完的空地上,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正在埋头劳作,记者上前与他们聊了起来。两位老人并非一家人,只是两家地块挨得很近。今年60岁的男主人温芝龙正在用钯子将秸秆铺均,以便翻地还田。他告诉记者,自己家只有不足一亩地,也是当天上午刚刚收割完,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500多斤。

    随行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施青萍向记者介绍,到昨天大规模抢割为止,预计油坊全镇麦子收割量已逾90%,只留下一些中大户——与散户错开晾晒场地。今年麦子收成理想,与全镇江市可望实现“十二连增”的预期合拍。

    农家饭,拉家常

    昨天中午,记者一行应邀来到韦习才家中。这是栋二层楼“小洋房”,建筑面积230多平方米。根据记者沿途所见,这样的居住条件在长旺村乃至整个扬中的农村其实稀松平常。

    楼房西侧还附着一个作坊式机械零件加工厂,老韦介绍,这是属于女儿女婿小两口的厂子,行情不错,每年都能有数十万的稳定收入,如今在无锡市还开有自己的门市部。而老韦经营着110亩农田,夏麦秋稻,除去土地流转费、种子化肥、机割费等各项成本,每年的纯收益近9万元。一个六口之家,生活殷实可想而知!

    地道的农家菜上桌,一起入座的还有村委会主任张龙及几位同村村民。以茶代酒,欢声笑语之中,痛痛快快地拉起家常。

    60岁的村民左国荣过去在企业工作,退休后侍弄家里的2亩地,麦子前天就割完,并已卖到粮管所。今年的小麦收购价每百斤120元,比去年涨了2元钱。

    老左的独生子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就业,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老伴在那边带孩子,所以他长期一个人留守故土。儿子每个月孝敬他3000元“零花钱”,加上退休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与老韦一样,69岁的陈凌云除了种地,家里也有一爿已经开了十多年的小作坊,年入同样可观。谈起这方面情况,老陈乐哈哈地谦虚道:“还可以,反正有得吃有得喝。”

    老陈家也是2亩地,被问及为何不把它流转出去,图个清静,性情爽直的他脱口而出:全是靠机器,又不累,就当锻炼锻炼身体啊。话语中听得出,这位曾经当过数十年生产队长的老者,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某种情结。

    闲聊中今昔对比,两位老者共同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场景,“身上皮能晒掉几层!”有趣的是,关于当时一个劳力一天究竟能割多少麦子,两人却发生了你来我往的争执,一个说“一亩”,一个坚称“一亩不止”,桌子上大家全笑开了。无论谁的说法更准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一亩麦田机器收割耗时仅10余分钟。

    村委会主任张龙向记者介绍,长旺村目前共有890户、2550人,农民收入是多元的,不仅来自土地,几乎每户都有两人以上在企业打工。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7万元左右。

    童忠林的“角色轮回”

    昨天下午,记者一行慕名拜访位于长旺村的金香园生态农业合作社。“园主”童忠林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去年4月14日的《人民日报》,曾以《让稻田更绿色》为题在《100个人的中国梦》专栏里对他进行了报道。

    今年51岁的童忠林,是扬中土生土长的农民,祖祖辈辈刨地为生。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那年19岁的他“洗脚上岸”,进工厂当起了供销员,业绩颇丰,大展宏图之际,命运却因一次偶然发生重大转机。2006年,童忠林发明了第一代太阳能灭虫器,从此与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结下越来越深厚的不解之缘。

    经过近十年打拼,童忠林的方正天瑞科技公司在国内农业生产领域的影响与日俱增,其主打产品之一太阳能灭虫器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评价。2011年,将事业再度回归土地的童忠林迈出更“接地气”的一步,在长旺村创办了占地320亩的金香园,从事生态种养殖业。

    站在金香园的护栏边,记者放眼望去:南边,大片麦地也正处在紧张的抢割之中;北边,水浸遍野,等待插秧。童忠林不无自豪地介绍,金香园每年大约出产15至20万斤高品质生态大米,虽然价格是普通大米的10倍以上,也是供不应求,今年秧苗还没栽,就已一半的量预订出去了!

    童忠林说,除目前的稻麦及每年数千只鸭子(稻鸭共作)等产品外,他下一步打算再拓展特色农家乐,稻季开始之前,草地用于牧养羊、马、骡等动物,延伸到餐饮业,还搭建蒙古包等设施,形成休闲观光基地……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