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100个站点,既重“内外平衡”,也防“冷热不均”
公共自行车,今年更惠民
本报记者 吴 悠
金山网讯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2300吨、节约汽(柴)油720余吨、市民减少出行支出约230万元……这是一组令人欣慰的数字,这组数字就是公共自行车在我市启用10个多月以来的“成绩单”。不少市民都很关心,今年公共自行车将有哪些“新动作”?去年在启用期间遇到的问题将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走进了市公共停车管理处。
今日视点
设站点:尽量满足市民需求 更加重视规划论证
要说这两天本地论坛上人气最旺的帖子,《2014年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选址网络征集》应该算一篇。多位网友在回复中希望能在自家小区或单位门前设站点。那么,网友提及的那些位置是否都适合设站点?设站点除了方便市区借车还要注意些什么?停车管理处业务科负责人程之杰说,设站点除了要方便市民借车,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会不会影响交通秩序、安全,比如是否挤占盲道等。他告诉记者,一座公共自行车站点宽约1.8米,而有的网友希望设站点的位置人行道都不足2米宽,如果设了站点就会影响行人走路。所以,怎么设站点还必须重视规划论证,需要和规划、公安等多部门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并和周围单位负责人进行协调成功后才能开建。
去年下半年起,部分辖市区也开始兴建公共自行车系统。而根据《慢行规划》,设站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核心区和外围区域数量要平衡。程之杰介绍,在一些网友呼声较高的位置,设站点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的是周围商店反对;还有的位置虽然宽阔,但有中老年市民表示如果设站点就要打12345投诉,因为影响了他们锻炼身体……
调数量:密切关注“冷热”变化 尽量不出现空站点
公共自行车启用以来,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冷热不均”。即有的站点上车辆长期没人借,而有的站点上则车被借空了又没能很快补上去。记者从停车管理处数据平台了解到,目前在市区仍然只有2000辆自行车的情况下,车卡已经办出46000多张,需求量和车子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悬殊。该处工作人员最近也从行政中心西侧一座原来有38辆车的站点上移动了8辆车到东侧一座借车量较大但车数较少的站点上去。他们说,今后,类似的调研和对车辆的调度还会经常开展,以降低“冷热不均”的发生率。
程之杰说,现在在市区范围内往各站点调度车辆主要靠运输车,又因为和其他所有车辆遇到的难题都一样:红灯多、堵车多,所以有些站点出现空车情况,车辆调度到位所耗费的时间要更长些。而在今年新设的100个站点中,50个用于在主城区范围内增加站点分布密度,以方便在一个站点上借不着车的市民不用走太远就能借到车。“有的站点上车子少,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舍得放,而是站点的长、宽度只能放得下那几辆,再多就影响交通秩序乃至安全了。”程之杰说。
抓保障:明年出新首批车身 计划建立维修基地
兴致勃勃地拿着卡到站点上借到了车,一推出来发现是坏的,这也是件很让市民纠结的事。本报不久前报道过的“骑行达人”赵晶就曾经多次当面制止过一些人故意损坏自行车的行为。他告诉记者,虽然一遇到就制止,但是听的人很少,都觉得他是在多管闲事。去年底,部分站点架起了摄像头,但经媒体报道后,故意损坏自行车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据一些市民和网友反映,这类现象发生较多的场合往往是在车站附近或商场附近,等车时有的人就爱坐上公共自行车猛踩蹬子消磨时间。
说起送坏车入厂维修,程之杰表示2辆运输车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既负责调度车辆,也负责送坏车去修。他说,明年将对2013年首批投放的2000辆自行车进行出新。而参照现在维修厂的工作状态,为了更好更快地修车并及时运到站点,尽可能地保障市民在早晚高峰两个重要时段能够借到车,建立维修基地的工作也已经列入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