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镇江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也是我市保存较好的“湖熟文化”遗址
沿着团山路从御桥港路口向西约300余米,一片旷野之中紧邻马路边矗立着一座不高的山头,这是龙脉团山遗址所在。这片此前被考证为商周时期的遗址,乃是镇江先民们繁衍生息之地,历史的痕迹星星点点就散落在这些地层深处。
在今年城乡建设行动计划里,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项目列表上龙脉团山遗址公园工程赫然在列,并且被列入要求年内竣工的40项城建重点工程之一。
龙脉团山遗址现阶段的考古蕴含哪些历史信息,遗址公园的规划及建设进展如何,作为有别于一般旅游公园的遗址公园,它在建成后的保护与开发又该如何权衡,近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本版图/文 陈志奎
历史探究
见证商周时期镇江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在团山路上找到龙脉团山遗址并不难,由于它地处一片荒野边缘,很容易被发现。在龙脉团山紧邻马路一侧,有关部门特意设置了挡墙,有远古时期色彩陶器碎片点缀其上,并有我国著名书法家言恭达题写的“龙脉团山遗址”六个大字。山体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记者从市文保专家了解到,龙脉团山约有4000平方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山体并不高,约四五米,顶部平坦,整个遗址呈椭圆形。
龙脉团山遗址自1959年南京博物院尹焕章老先生等对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湖熟文化”遗址普查时被发现,一直保留至今,是目前我市保存较好的“湖熟文化”遗址。市文保专家解释,湖熟文化乃是江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因1951年最先发现于江苏江宁县湖熟镇而得名,遗址分布主要在南京、镇江以及太湖流域,其存在时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朝、周朝。湖熟文化遗址的一大特征即是,明显高出地面的土台、土墩,亦称台形遗址,多临水塘。这些土墩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导致地形地质的变化,大多深埋于地底深处,存留着诸多那个时代人类生活和活动的遗迹。
1959年和1977年,镇江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两度钻探,发现文化层堆积达4米多。经考古发现,其遗存年代早期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为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内容有文化堆积层,出土挡水墙垣、红烧土层、屋舍及灰坑等遗址,几何纹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遗物。1982年该遗址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11年底,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遗址本体四周范围内,面积约0.6公顷。
事实上,目前有关龙脉团山遗址公园的考古信息仍然极为有限。市文保专家告诉记者,尽管两度考古,但仅限于浅层次的调查,更深入的勘探、挖掘工作并未完全启动。此次我市就遗址公园建设向上报批时,省文物局就要求我市进一步推进对遗址考古探查工作。随着今后考古工作乃至发掘的深入,该遗址还将会有更多的历史信息得到揭示和披露。
文史专家普遍认为,龙脉团山遗址作为我市目前保存较少的商周时期台形遗址之一,是镇江地区西周至春秋土著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历史和实物见证,显示了镇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遗址考古发现,对研究宁镇地区西周春秋历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遗址公园
占地2.43公顷,展览馆达4500平方米
在镇江地区,如龙脉团山遗址这样的湖熟文化典型的台形遗址原本很多,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多被破坏。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保存至今的龙脉团山遗址算是个幸运儿。不过由于曝露在荒野中,它所遭受的破坏也一度引起市民的关注。去年,有市民在山体西南部位发现一处“盗洞”隐藏在一棵树根下。是自然塌陷,还是人为挖掘,尽管这个问题最后成为一笔糊涂账,但已经引起市民忧虑。
有网友曾发帖称,由于长期失管,用于文保的围墙已有部分被破坏,遗址顶部除了杂乱的树木,部分被人辟为菜地,四周一度被蔬菜大棚、养猪场、鱼塘、小作坊以及生活垃圾包围,满目破败和凄凉。
从发现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尽管当下保存相对完整,但长期的自然侵蚀和农耕对遗址造成影响。遗址保护事宜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市政府作出了修建遗址公园的决策。此次遗址公园建设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确保现有龙脉团山遗址的覆土保护现状,通过本体及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改善周边环境,促进生态保护,使得该遗址能够世代保存,在此基础上充分展示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龙脉团山遗址公园为原址展示,总占地面积2.43公顷,其中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0.6公顷,总投资约4885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遗址展览馆4500平方米,周边环境整治及绿化20000平方米,水系整治1800平方米,停车场1300平方米,监控室等附属设施260平方米。公园内设置游览步道、遗址展览馆、团山广场、龙脉水榭、湖熟文化墙与亭、花木绿地等项目,其中展示馆建筑整体风格与龙脉团山遗址环境氛围相协调。建成后的遗址公园主入口与团山路相连,通过展馆、水系、绿化、夜景灯光等景观元素进行组合,在公园内组织游线并形成展示路线。
记者走访发现,公园遗址展示馆等新建建筑多集中在遗址山体西南位置,环绕遗址山体还有园内道路沟通。如今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记者向项目部了解情况遭遇婉拒。根据市交运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截至上月底,工程已完成水稳50%,完成辅装25%,完成展览馆筏板基础砼浇筑50%,绿化已进场。由于属城建重点工程,整个公园将于年内建成。一名现场负责人坦言工期很紧。
保护开发
重在传承历史文化,建设须以保护为前提
龙脉团山遗址公园的旁边即是君临南山楼盘,它的东西方向分别为万科和凤凰家园等小区。该公园的建设引起了周边居民的关注。
听闻遗址公园建设,有网友发帖连称意外,“去年还到山边取土种花,以为只是搞搞形式,没想到真的施工了。不少小区靠着这个公园,以后出了小区就是公园,赞一个!”也有网友称,此公园设计得很棒,应该不会令人失望,就看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了。更有热心市民建议,期待不仅要有遗址保护,也辟出一块区域作为居民健身的场所。并且多设置一些步道、木凳之类,让人能够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可以看的景观。“另外,公园建成后,也应增加变更一下公交线路,现在那里的公交线路实在太少、太难等了。”
龙脉团山遗址公园建设的一个宏大背景,则是当下国内兴起的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但遗址公园的“样板”——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则在去年突遇盈利困局。由此,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也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李金坤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较之一般意义的旅游景点,遗址公园与旅游景点有着本质不同,其主要功能是传承与普及特定历史文化,虽具有参观、休闲作用,更多为人们提供一个观察特定历史文化的平台。因此遗址公园建设要在保护基础上进行,“要对遗址保护范围标记,要让出足够的保护距离,哪里可以开发建设,哪里不可以都要界定好。”遗址公园建成后,利润很可能极为单薄,这与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经济利益诉求相悖。他呼吁,要让保护遗址的目标得以很好实现,遗址公园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建成后更需要政府扶持,“假如建设不能保护遗址,那还不如不动工。一旦过度开发建设,遗址本身遭受破坏,那将是用多少金钱都恢复不来的。”
本版图/文 陈志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