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条新闻

“职业打假人”出没镇江城
专业挑刺,单笔最高收入5000元

发布时间:2013-08-19 08:2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打假人”不是一个新职业。有人说他们能监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也有人认为他们顶着“打假维权”的名义牟私利。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润州工商分局在工作中常常接到一些投诉,与普通消费者投诉不同的是,这些维权人士法律知识健全,目标明确。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职业打假人”。近日,记者走近两位打假人,了解这个特殊的“职业”和他们的生存现状。

        因“投诉”入行 “较真”让他们坚持

        36岁的杨朝军是河南人,近年来频繁走动于江浙一带,每去一个城市他都开车、住宾馆,每日开销不低于500元;刘奎荣,35岁,山东青岛人,和杨朝军同样的生活状态,但他出门都要带着七八个同伴,他有一个打假团队。他们都是“职业打假人”。

        之所以走上打假的道路,杨朝军说是因为曾买到过期食品,在与商家交涉的过程中,对方态度不好。他自己也不会想到,这件小投诉会让他成为“职业打假人”。他的“打假”时间不过二三年,平时,他也会做点生意。

        这样算起来,刘奎荣算是“老前辈”了。10年前,他在山东青岛的一间小超市里买了一包食品,吃后拉肚了,仔细检查才发现,原来商品早就过期,而商家却故意用小纸条贴上,将原先的日期覆盖。“之后我走了很多超市,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刘奎荣说,当时《食品安全法》还没有出台,对于商家来说,问题商品都是退一赔一,但只要商家能卖出去一件而不被发现,就能赚钱。刘奎荣眼里容不下沙,随后便开始专门给商家挑刺。

        收入颇丰,单笔最高赚5000元

        像普通人一样,一开始,杨朝军和刘奎荣只能看出商品显而易见的毛病,如是否过期、生产日期等是否标注规范。然而正式开始打假后,他们自学了《食品安全法》、《标识管理规定》等专业知识。现在,他们已经能熟背这些条款。

        他们不固定在一个城市,但大多活跃在江、浙一带,每天早晨9点超市开门的时间是他们打假的黄金时间,“因为这时候供应商开始上货,新货上架问题就会暴露。”

        刘奎荣对于收入的问题有些避讳,只说刨去开支,月入万元,单笔有时能赔到几千,“我们的目的是让商家意识到问题,从而改正,并不是恶意敲诈、赚钱,比如发现了问题商品,我只买几件而不会买空货架”。

        普通消费者逛超市花钱,但他们去一趟,却能“赚钱”。杨朝军告诉记者,自己最成功的一次经历是单笔赚了5000元。对方是一家知名食品厂家,在逛超市的时候,杨朝军发现,其生产的大礼包在计量上不符合国家规定,内包装上所有小包的净含量总和低于外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杨朝军多次交涉,对方“奖励”了5000元。而这样的收入在杨朝军看来,赚的都是辛苦钱,“要跑很多次,还可能被威胁。”

        风险不小,希望自己“做不下去”

        虽然收入不错,但事实上,杨朝军已萌生“退意”,因为家人并不知道他在打假,他也不敢告知此事。刘奎荣则称,家里人虽然担心但都很支持。

        刘奎荣的团队有时候一天要跑七八个超市,关注的是商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违规生产、是否使用了添加剂等,而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会向超市提出。“有些大超市很乐意你给他挑刺,也会奖励这种行为,但是供货商却会恼羞成怒。”杨朝军就曾接到过电话,威胁要给他“好看”。而刘奎荣也曾被二三十人围堵过,只能报警求助。

        “随着国家法律的完善,现在去超市挑毛病比以前困难了,再加上时刻提心吊胆,这一行也可能很快就不做了。”杨朝军坦言。刘奎荣虽把这事儿当成职业,但他也希望自己“做不下去”。他说:“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强了,政府处罚力度加大,商家越来越规范,我们做不下去了,意味着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了。”

        打假不规范,执法难度加大

        在采访中,两位“职业打假人”都表示自己打假不只为牟利,发现问题后也不敲诈、会适可而止。相关执法人员表示,“职业打假人”是一支存在于国家职能部门之外的新生队伍,他们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过期商品有一定作用,对于商家而言也是一种约束。不过,市场上打假人同样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

        润州工商分局法制科科长袁小鲁告诉记者,近年来,打假人员“异军突起”,一方面是因为“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则是少数企业和商家生产经营不诚信为其创造了条件。

        “《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十倍赔偿’,这就是他们获利的依据。”袁科长介绍,有些“打假人”发现商家存在的问题后,投诉至工商部门时提出的诉求并不合理。

        在打假过程中,不少打假人发现问题后,并不投诉、举报,而是“私了”,这也造成了执法难度的加大。袁小鲁介绍,“有些商家存在违法情况的,如果举报给工商部门,除了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商家要赔偿之外,工商还会对其处罚。但如果私了,商家也会少损失”。 (姜建荣 晓鲁 王露)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