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条新闻

镇江17个指标背后的发展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3-08-17 08:5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经济考核体系顺势调整,更加注重运行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

        20多个曾经散落在各领域的非考核指标,经过删减、增设与整合,形成一套包括17个指标的考核体系。日前,经过一系列研究论证,我市工业经济新的考核办法悄然施行。工业经济考核缘何在三季度“临时”调整?相关指标背后,又传递出工业领域怎样的信息?透过如此“顶层设计”,或能解读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新思维。

        今年初,我市曾研究制定了《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主要指标考核奖励办法》,这是对工业经济强化考核的初步尝试。市经信委副主任朱利荣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经济相关指标散落在各领域,约有25个之多。但除了工业增加值、节能降耗等指标外,绝大多数指标都不单独考核。年初制定的考核奖励办法,开始对这些指标进行考核,但整个体系尚不健全。

        一二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在逆境中表现不俗,强化考核之举起到促进作用。朱利荣透露,三季度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考核体系进行调整重构,既是要延续此前的一些工作思路,更是为了强化和完善相关发展理念。“新的考核体系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导向性非常强,可以‘点穴’一般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新的考核体系设计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核心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应税销售、工业投资和规模企业发展指标。朱利荣分析,这些指标都是支撑性指标,尤其是工业用电和应税销售,“实打实,能准确反映情况”。把它们作为核心指标重点考核,说明我市工业经济开始更注重运行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

        对规模企业发展指标的考核,直指我市实际。规模企业发展指标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和新增百亿企业两方面,这恰恰是我市工业经济急需改善之处,透出了镇江工业发展的现实路径。朱利荣说,镇江与苏南其他城市比经济发展所以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密度和规模企业数量都远远落后于人。“苏州的规上企业是2万余家,无锡是1万多家,常州超过6000家,我市目前却只有2453家。培育规模企业是镇江产业强市的有效抓手。”

        其次是对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指标的考核,包括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等3大指标。“这反映的是我市工业经济‘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朱利荣解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自身形成经济增长极,而且对于工业形成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大有裨益。

        另一类是占比性指标,包括工业应税销售占工业销售比重、制造业园区销售占工业销售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企业产值比重等“五大占比”。“这类指标承载着我市工业经济对转型升级、发展质量的诉求,反映的是工业‘三集’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理念。”

        此外,新的考核办法还设定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节能降耗等4个重点目标任务指标,这与我市工业经济领域每年开展的重点工作有关,“指标动态调整,体现的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

        市经信委主任薛峰认为,考核办法的制定和调整,属于“顶层设计”。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思路清晰,着力准确,可以起到纲举目张作用,也有助于我市工业体系的健全和成熟。(记者 梁和峰)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