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为大型船舶护航。 郑海 摄
部领导视察镇江海事中心。 郑海 摄
长江江苏段首块定线警示牌落户镇江。郑海 摄
2003年7月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第一次在我国内河引进船舶定线制航行规则,开启了我国内河航运的里程碑。时间过去十年,一个“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形成了。镇江海事局乘江苏推行定线制东风,让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形成的黄金十字水道,一举变成了全国海事系统“安全畅通文明”航区。十年,海事人承载更多责任的同时,推动沿江经济快速发展,赢得赞誉。
杀虎口,千年规矩由此变
2003年7月1日,江苏海事局在长江江苏段推行船舶定线制,海事用十年时光,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揭开了海事科学发展的序幕。
在这之前,长江航行船舶一直沿用“上行走缓流、下行走主流”的习惯航法,上下行船舶“忽左忽右”,船舶交会频率增加,导致船舶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进江海轮不敢夜航,航运效率极其低下。百里京江——自古长江第一险要的镇江段,“弯、窄、险、多、杂”远不足以概括她的全貌。先听听船家的评说:“行船行到老虎口,血压升高腿发抖”,其中提及的“老虎口”指的就是长江镇江段的要塞“尹公洲”。再听听老海事的心声:“长江事故看镇江”,一语道破多少无奈。是的,这是一段让船家提心吊胆的航路,这是一段让守护者忧心忡忡的水域。
关节点——“老虎口”。2003年7月1日,江苏海事局探索以海港模式管理长江江苏段通航环境,在长江江苏段全面推行船舶定线制。“大船分道、小船分流;避免交叉,各自靠右;责任明确,便停易走”的基本航行方法,首先要解决“老虎口”的问题。杀虎口,杀一儆百。这杀是向老旧规矩开刀,是推行新法!然而,一时间要打破延续千年的习俗谈何容易。定线制施行伊始,小船照例沿着缓流走,急弯段还是任意穿行,大船还无法按预想的那样畅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叫“老虎”服帖,没脸见江东父老!当年的镇江海事人立下了军令状,要打通关节点。随后,一册册《定线制规定》、一份份《定线制航道图》、一张张宣传单,源源不断地被送到船员手中,在港航单位、在码头、在船舱,海事人不厌其烦地介绍定线制规定,他们甚至把汽车用的报站器装到海巡艇上,目的只是为了让小型船舶能听得更明白。先礼后兵,后来他们对“屡教不改”者开始处罚,一天处罚十多起。最后一天一起都没有,定线制规定终于见到成效。
定乾坤,安全效益看镇江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定线制实施十年来,长江镇江段水上交通事故与船舶流量之比由当初的万分之7.1,下降到现在的万分之0.34。事故少最开心的当然是开船人。镇江引航站资深引航员曹金海说:“大船分道、小船分流,进江海轮可以全天候航行了,加上镇江海事局指挥中心与海巡艇的保驾护航,如今我们是‘行船行到老虎口,海事监管放心走 。’”
好一个放心走!十年前,长江镇江段是江苏段事故险情最多的航段,通航里程只占江苏段1/6的镇江段,险情事故件数占到了1/4到1/3,每年因事故险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要达到3亿元左右。
2006年开始,镇江海事局在大沙海事处趸船设置了船舶流量观测线。7年的观测数据显示:“老虎口”日平均船舶流量约2500艘次, 最多时一天达到5000艘次的高峰。如此高的流量,在狭窄的尹公洲航段密度可想而知,难怪当年大连海事大学吴兆麟教授会说,尹公洲能保持事故不上升就是长江上的奇迹!后来,90米以上船舶日均流量持续攀升,90米以上船舶流量占日均船舶流量百分比水涨船高,由30%递增到75%。现如今,万吨轮日均通过50艘,其中超大型船舶就超过30艘次。
海巡06310资深船长张登雨见证了长江船流的二十年变迁史:“2002年的时候,船舶流量比现在小,船型没有现在多,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很少见到。现在,我们每天要维护四五十艘大型船舶通过镇江航段,特别是超长、超吃水、超高的大型船舶每天都有。”
就是这样的“老虎口”,奇迹真的出现了!十年间,“老虎口”事故件数下降70.9%,沉船艘数下降59.5%,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3.9%,其中,碰撞事故由原来的占事故险情总数的80%以上,下降到40%以下,事故险情数量由230件下降到83件。2003-2012年,十年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老虎口”由此捷报频传。今年初,更是创下连续720天无一般以上事故的记录!
大气魄,快速促成亿吨港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船舶定线制的实施使长江江苏段的助航标志更加规范、整齐,通航分道、警戒区、停泊区、推荐航路等标识更加清楚,海轮夜航有了保障,良好的通航环境促进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船大港,大进大出”,让镇江古老的港口重新焕发出青春。镇江市港口年进出港货物吞吐量从定线制实施前的不到0.3亿吨突破到现在的1.2亿吨,这是质的飞跃。
定线制实施初期,正是镇江润扬大桥建设的关键时期,镇江海事局几乎投入了所有的水上保障力量,保障大桥安全施工。2004年2月9日,在“润扬大桥建设第五战役总结表彰暨第六战役动员会”上,润扬大桥总指挥吴胜东先后三次说到:镇江海事局为润扬大桥的施工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为我们的安全维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年的2月27日,视察大桥建设的当时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听镇江市领导和大桥指挥部的负责同志说“大桥施工由于有海事局的全力维护,水上施工从未发生事故”,非常高兴地说:“大桥的建设不能忘了海事部门的功劳!”
也许事实最能说明问题,就在表彰会召开的当天,一场紧张的战斗正在无声地进行着。2月9日下午1点,运载钢箱梁的“重任1号”船队正在润扬大桥施工区水域的主航道中间进行作业,突然,一艘下水船舶“皖湾沚货039”严重偏离航向,直向运梁船队而来。此时,万吨油轮“大庆432”正从高资附近下水,大型顶推船队“长江41001”船队就在大桥附近上水,3000多吨的“阜港938”偏偏在这节骨眼上追越“长江41001船队”,“重任1号”施工船和施工区处于一场多船即将相撞的危险处境,是海巡0824、海巡0826密切配合,才化解了险情。
2002年,镇江港共有码头泊位115座,万吨级以上泊位19座,没有5万吨级以上码头。十年后,镇江港码头泊位174座,万吨级以上泊位41座,5万吨级以上码头就有15座。码头设施的变化反映到到港船舶,2002年50996艘次,2012年就有104050艘次,翻了一番。其中超大型船舶从2002年的不足100艘次到2012年安全接靠919艘次,年船载货量也由2236.4万吨猛增到1.2亿吨。难怪镇江港务集团生产部经理顾国顺会有这样的感慨:镇江港借助定线制东风,扬帆十年,实现了亿吨大港梦。
利民生,打造和畅京江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定线制的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要改变船员多年形成的习惯航法,就必须直面小型船舶船员初期的抵触、逃避甚至反对的根深蒂固的旧式思维。历经初期的阵痛、中期的维持到最终被广大船舶船员理解、接受、遵循和支持,镇江海事人靠的是一种信念。他们坚信定线制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只要坚持、只有坚持、必须坚持。
镇江辖区复杂的通航环境和密集的船舶流量,不能用寻常的思维去应对。镇江海事局通过建设学习型海事,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科学监管水平。他们通过网格化管理,监控长江“老虎口”尹公洲航段和六圩河口等事故多发水域;他们通过完善“风控”“雾控”机制,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他们通过现场无缝对接巡航,分别对“六个重点水域”“四类重点船舶”“两个重点时段”加强安全监管,形成了预警、巡航、救助为一体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4S”(即VTS、AIS、GPS、GIS)和CCTV(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更是镇江海事的利器。他们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势,为船舶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年保障10万艘次船舶、1亿多吨货物安全进出。辖区15道渡线30余艘渡船连续10年安全营运无事故。还有“绿色通道”的“六优先”举措有力保障电煤、油品等重要民生物资运输。他们还多次走访中海、长航、引航机构等,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需求。他们创造了许多第一:全国首家“水上安全流动学校”、省内率先出台水上搜救工作奖励规定,组建省内首支搜救志愿者队伍、省内首个水上突发险情应对专家库……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随着长江沿线开发的进一步提速,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地位更加稳固,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也必将在改善通航秩序,助力港口经济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镇江海事人将以更快的改革步伐,去奏响百里京江“船畅人和”的精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