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条新闻

【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唱出江岛好声音

发布时间:2013-05-07 09:0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扬中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一)本报通讯员 马利丽 本报记者 谭坚强 木金 李骏 凤春

        金山网讯 编者按 近年来,扬中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始终保持着率先发展的强劲势头。该市2007年率先创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2011年10月,成为江苏省首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八个试点地区之一。近一年多来,扬中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阔步前行,成为排头兵。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扬中的财力并不十分富裕,土地资源紧张。在诸多掣肘因素制约下,扬中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究竟如何迈出提升步伐?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探寻扬中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5月的扬中,云淡风轻,满眼浓绿。一家家知名企业、一幢幢高楼大厦,快速从车窗边掠过,扬中现代化气息迎面扑来。江岛宛若一幅灵动壮美的画卷,而其中,教育现代则是最耀眼的一部分。

        眼界高度决定发展速度,理念先一先百先。

        “扬中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深入学校调研,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工作得到各级、各部门共同关注,全市工作实现了‘四优先’:教育问题优先讨论,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规划,教师编制优先解决。”扬中市政府副市长蔡萍说。

        “早在2010年,扬中就响亮提出了‘提升教育质量,让群众满意;提升教育形象,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确立了‘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扬中市教育局局长张源泉告诉记者:“办人民满意教育,扬中万众一心,唱出‘好声音’。”

        2011年,扬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扬中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制定8项新政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他们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设立专户管理。2012年,该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9.9%。扬中着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优化中小学布局调整,启动城区“三校联动”工程,统筹实施“校校通”、“四项配套”等均衡发展重点工程。制定扬中市中小学校安工程三年建设规划,目前已竣工项目数为22个、面积数为118514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83%、334%。

        “在装备建设上,我们对照‘十二五’装备标准,要求各校努力达到I类标准。”扬中市教育局副局长姚有根说,2013年,扬中市有6所学校创建省现代化学校,7所学校创成省装备技术I类标准。“目前,在信息技术上,已经整体淘汰2007年前装备的电脑。高中学校生机比达6∶1,初中学校生机比达8∶1,小学学校生机比达10∶1,全市教师用电脑已达1∶1,班班都装上多媒体。”

        政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乡镇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2012年,新坝镇拿出了100多万元,兑现年初提出的28条政策,不仅确保“新坝所有贫困孩子都有学上,新坝的教师都享受到职业尊荣感和幸福感”,更给“名师”提供了一片扎根的沃土。在该镇任教的校(园)长每月均能获得600元津贴,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均享受200到800元不等的“名师津贴”。

        今年,开发区、油坊镇等地也相继效出台《关于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试行)》,从制度健全、师资锻造、学生培育、文化品牌四个方面,设立了助学兴教专项资金。

        面对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校长们充满信心。外国语小学校长匡爱红道出了每位校长心中的责任:“这一轮建设是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齐飞。局长管硬件和师资配备,校长们就得义不容辞地抓好内涵发展!”

        扬中外小创办于2011年,是扬中最年轻的一所小学。外小领导者们确立“适合教育”为该校办学理念,乘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东风,开始了以创促建,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历程。不到两年时间,外小建构“10+30”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大提升;建成2000平方米的各类专用教室和18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科技馆,发挥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课程超市的教育效益和艺体教育的引领作用,实现了课程改革大发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拓展文化阵地,实现了校园文化大丰收。以前对学校有顾虑的家长,如今为孩子能在外小学习而倍感自豪、荣耀。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