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条新闻

“长江第一鲜” 真的“不得好了”?
长江镇江段刀鱼大幅减产成定局

发布时间:2013-05-05 10: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长江三鲜

        刀鱼与鲥鱼、鮰鱼并称“长江三鲜”,是典型的溯河洄游鱼类,每年春季三四月进入生殖期后,由入海口进入长江进行生殖洄游,上溯至长江中下游的缓流区产卵。清明节前的刀鱼,肉质鲜嫩无比,加之无法人工养殖,三月江刀便成为饕客们垂涎的极品。近年来,受江水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能顺利洄游的刀鱼越来越少。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约370吨,2002年以后每年产量已不足百吨。为保护这一珍稀的长江水产资源,农业部每年都要限定刀鱼捕捞时间。

        刀鱼分类

        刀鱼按照捕捞地区的不同分为“江刀”“海刀”“湖刀”和“浙刀”。

        “江刀”鱼体结实,下颚处呈尖刺状,体侧有鱼鳍,鳍后有游离丝状物,长度超过身体的一半。新鲜刀鱼鱼鳃鲜红,鳞片闪银光,无大面积脱落。“江刀”洄游入江后,鱼体所含盐分逐渐淡化,和脂肪比例恰到好处,味道最鲜美。

        “海刀”多为雄性刀鱼,肉质较粗,从近海捕捞,经多日运输才进入市场,鱼体往往不挺括,有些甚至鱼肚破裂。

        “湖刀”从长江口上溯进入支流、湖泊产卵后,就地安家。由于生活“悠闲”,下颚已不呈尖刺状,鳍后丝状物变短,鱼体较单薄。

        “浙刀”来自浙江,在海里长大后,游到江海交界处。头部有点发红,口感不如“江刀”鲜美。

        胡健 整理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竺捷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