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省份调整地方党政一把手
2012年是全国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集中换届的关键之年,一年中,全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等15个省份调整地方党政一把手。
据记者统计,调整后的62位省级党政一把手中,有6位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56位十八届中央委员,3位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有“40后”3名,“50后”52名,“60后”7名。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拥有博士头衔的一把手有11人,占11.7%。此外,有18人拥有教授、副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及高级经济师等职称或头衔。
省级党政一把手“50后”占8成 “60后”官员首次进入政治局
据31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的公开简历显示,目前各省党政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出生于50年代,占总数的83.3%。
有学者和观察人士分析称,“50后”的经历使得这一群体有着宝贵的个性,如坚韧、谦虚和适应性强。而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们更加关注民情。
省级党委书记中有三位“60后”,分别是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及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其中孙政才和胡春华均为1963年生人;而在省长(直辖市市长、自治区主席)中则有四名“60后”:福建省长苏树林、河北省长张庆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以及贵州省代省长陈敏尔。
62名党政一把手中最年轻者是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同时,他也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农学博士孙政才早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任职。2002年,39岁的孙政才任北京顺义区委书记,从此踏入仕途。2006年,时年44岁的孙政才出任农业部部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
与孙政才同年出生的胡春华亦成为人事调整焦点。他的从政历程也与若干个“年轻”紧密相连:29岁任正厅级干部,38岁成副部级干部,43岁成正部级干部。此次履新系其从政以来的首次南下,接替汪洋主政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此前,胡春华曾两赴西藏、两度进出团中央,并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河北省长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要职。
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胡春华与孙政才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是 “60后”官员首次进入政治局。
1982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规定担任省部级正职的,一般不超过65岁,担任省部级副职的,一般不超过60岁。此轮调整后,在各省级党政一把手中,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四川省长蒋巨峰3人是“40后”。苏荣和蒋巨峰均为1948年10月生人,已年满64岁。
20名新晋“一把手”七成系本地升任
中共十八大后,中共中央对地方党政一把手进行了两批人事调整,共有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内蒙古等13个省份党政“一把手”调整。据记者统计,2012年31省区市共迎来20名新晋党政一把手。
这20名地方官员有本地升任、中央“空降”和异地调任三种人事调整模式。其中有13名官员为本地升任,占总数比例高达近7成。郭金龙、韩正、王儒林、夏宝龙、赵克志、赵正永6人为省(市)长升任书记;而7名新晋代省(市)长全部为本地顺位“接班”。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突出体现了中央用人的“连续性”特点。本地升任的官员大多从基层干起,对人事和地域特点都了解。“一个班子最重要的,是保持适度稳定。”对于一项政策来说,从了解、制定、调整再到见效,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采取“小步快走”的用人策略,政策失去了连续性,将不利于该地区的长远发展。
据记者观察,在顺位“接班”的一把手中,资历最深者当属65岁的郭金龙。他是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2012年7月北京党代会换届中接替刘淇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仕途起步于四川,曾先后主政西藏、安徽。2007年,郭金龙由安徽省委书记接任北京代市长。
58岁的韩正在沪工作37年,历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卢湾区长、副市长等职。2003年出任市长,当时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最年轻的市长,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曾代理市委书记,直至2012年11月接替俞正声任上海市委书记,完成近十年的市长历练。
在这二十名新晋地方官员中,有三名“空降”干部引起各界关注。中央编办主任王东明调任四川省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此前任香港中联办主任一职;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曾任职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并于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上首度当选中央委员。
王东明是辽宁本溪人,早年当过知青。在2000年调入中组部前在家乡工作生活了44年。2002年任中组部副部长,2007年出任中编办主任。彭清华的知青经历与王东明相似,恢复高考后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中组部供职20年,2003年调入香港中联办工作。尤权2006至2008年短暂出任过国家电监会主席,2000年后两度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广东省委原书记汪洋与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都曾经担任过该职务。
除本地升任、中央空降外,还有4名官员属异地调任。其中,18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新晋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是31省区市唯一在任女省委书记。现年62岁的孙此前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1969年参加工作,系辽宁鞍山一家手表厂的工人。后来曾担任过手表厂厂长、党委书记,在省市两级妇联中都曾担任过主席。2001年起任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2012年11月,孙春兰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跻身中央政治局的女性省委书记,同时也是建国后第6位女性政治局委员。
6名西部官员进入中央政治局
综合新华社报道,十八大后,中央多部门及多省主要负责人发生了系列人事调整,多名地方官员当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其中,刘奇葆兼任中宣部部长,不再担任四川省委书记;赵乐际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不再担任陕西省委书记;胡春华兼任广东省委书记,不再兼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据记者观察,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中,除去2012年3月“空降”重庆的张德江,有6名地方领导有西部任职经历,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他们是中宣部部长、四川省委原书记刘奇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中组部部长、陕西省委原书记赵乐际;广东省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胡春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贵州省委原书记栗战书以及北京市委书记、曾经在西部任职长达34年的郭金龙。
而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西部履职经历的官员并不多见。从西部直接晋升的官员中,只有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及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
2010年,中共中央出台的《2010年—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与西部大开发相配套的干部交流规划,有计划地选派西部地区的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新晋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曾经在西部任职长达34年,而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自大学毕业后长期“驻扎”西藏近20年。
同样有长期西部履职经历的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赵乐际早年在青海做知青,北大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青海工作26年。2007年,50岁的赵乐际从青海调任陕西省委书记,此番进入中组部系其首次离开西部任职。在作别陕西的离任会上,他称“陕西是我的根脉,我对三秦的山山水水无比眷恋,依依难舍。”
刘奇葆和栗战书亦是从西部省份提拔而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曾在广西、四川两省区担任党委主要负责人十余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栗战书曾长期在陕西、贵州从政。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雷强认为,有更多来自西部的官员进入高层,体现了一种秩序与平衡。这些官员有地方代表性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间公平。他表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大部分高层官员都有发达地区从政经历。此次人事变动后,不少高层有一定时期的西部地区治理经验,这对国家战略决策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文中统计资料截止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魏宏任四川省代省长,蒋巨峰辞去四川省省长职务。)
31省(直辖市、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名单
(截至2013年1月9日)
省(区、市)
党委书记
政府主要领导
省(区、市)
党委书记
政府主要领导
北京
郭金龙
王安顺
天津
孙春兰
黄兴国
河北
张庆黎
张庆伟
山西
袁纯清
李小鹏
内蒙古
王君
巴特尔
辽宁
王珉
陈政高
吉林
王儒林
巴音朝鲁
黑龙江
吉炳轩
王宪魁
上海
韩正
杨雄
江苏
罗志军
李学勇
浙江
夏宝龙
李强
安徽
张宝顺
李斌
福建
尤权
苏树林
江西
苏荣
鹿心社
山东
姜异康
姜大明
河南
卢展工
郭庚茂
湖北
李鸿忠
王国生
湖南
周强
徐守盛
广东
胡春华
朱小丹
广西
彭清华
马飚
海南
罗保铭
蒋定之
重庆
孙政才
黄奇帆
四川
王东明
魏宏
贵州
赵克志
陈敏尔
云南
秦光荣
李纪恒
西藏
陈全国
白玛赤林
陕西
赵正永
娄勤俭
甘肃
王三运
刘伟平
青海
强卫
骆惠宁
宁夏
张毅
王正伟
新疆
张春贤
努尔·白克力
(注:蓝色表示为十八后调整)
2012年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1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2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3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4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5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6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7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8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9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10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11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
12月各地重要人事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