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房产  >   镇江楼市热点

讨论安置小区建设管理 让拆迁居民圆上安居梦

发布时间:2012-10-19 10:0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市区一批拆迁安置小区拔地而起,为促进拆迁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城乡面貌的改观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对安置小区建设高度重视,把安置小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制定政策,强势推进。据了解,今年市区计划建设安置房686万平方米、65258套。其中,新建292万平方米、28616套;年底前竣工211万平方米、20128套,安置203万平方米、19959套。同时解决一年以上逾期未安置房6362套,年内全部安置到位。

讨论安置小区建设管理 让拆迁居民圆上安居梦

拆迁安置房 徐炳辉 摄

随着小区安置率的提高、入住居民数量的增多,安置小区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整体规划相对滞后、楼房附件质量欠佳、配套设施缺斤少两、物业管理难以维持、组织架构急需建立、社会保障有待完善等方面。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安置小区的建设管理工作,最近,市政协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到安置小区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市区部分安置小区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9月28日,市政协召开七届四次主席会议,对安置小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讨论,提出了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心系群众 民本为先

会议认为,建设安置小区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拆迁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广大拆迁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客观上讲,广大拆迁户配合动迁,就是支持城市建设。为拆迁群众提供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应看到,安置居民中有不少是失地农民,能否让他们生活无忧、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安置小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把小区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衡量安置小区建设得如何,不仅要看兴建了多少小区、建了多少幢楼,还要看设计的品位高不高、建设的质量好不好、配套的设施全不全,更要看被安置的群众生活便利不便利、满意不满意、舒心不舒心。

对于被拆迁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千方百计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程度,让其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标准。建议采取“四个一点”,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市场征地主体拿一点”的办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及时、足额转入社保基金专户,专款专用。针对农民劳动技能不足,就业渠道狭窄的现状,社区要充分发挥好基础平台作用,配合人事保障部门,加强对小区居民的职业指导、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帮助其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性收入。对部分“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群,通过政府购买保安、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安排其就业,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超前谋虑 规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的前瞻性对安置小区乃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会议认为,首先要把安置小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旧城改造和城市化的推进进度,提前预测安置小区建设总量,今后几年要建多少安置小区,建多大规模,在哪儿建,怎么建,都得通盘考虑,超前谋划,切实改变“边拆迁、边建设、边安置”和安置小区“小、散、乱”的状况。如果规划仓促上阵,就会很被动,就可能给今后的城市建设带来许多问题,也会给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带来许多后遗症。

其次,在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上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根据安置小区的布点规划,提前编制电、水、气、电信、广电等管线配套和周边农贸市场、商业网点、卫生、文体设施、学校等建设计划,确保外部配套与安置小区同步建设到位。安置小区建设必须按照现代城市社区的标准提供全面的、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让“住宅楼房化、设施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物业化”成为社区的真实写照。安置小区的定位和建设标准,不能低于同期普通的商品房小区,不能小区没建几年就显得规划落后、设施老旧,就要来一次综合整治,甚至推倒重来。

第三,要在社区管理上做到建管结合、无缝对接、及时跟进。做好社区管理组织的提前介入,以便在小区建设竣工并交付使用时就能迅速组建或纳入相应的社区管理机构,确保小区居民入住即能享受到社区管理服务,避免出现社区管理“真空地带”。大港平昌新城社区管理之所以搞得很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小区建设前,就按照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理念和模式进行了设计,值得借鉴和推广。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晨霞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