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则“河南明文鼓励首套房利率打七折”的新闻掀起轩然大波,欢天喜地登场,第二天却以“误传”为由,旋即黯淡收场,戏剧性十足。几乎同时,上海一则“地产新政”也被官方否认。回溯过去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中的政策变化如此之快,让公众应接不暇,而一些前后矛盾的信息更是引人深思。
地产调控频陷误读怪圈
房地产政策很容易触动媒体的神经,每一次地方房地产微调的新闻报道热度之高令人惊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统计,佛山、芜湖、扬州、河南、上海等各地的房地产新政一经报道,10天之内每一次的新闻报道和转载量即超过4000多条。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发现一个怪圈:每次媒体报道“政策微调”之后,随之即来的几乎都是有关部门的否认。一边是“奔走相告”的舆论态势,另一边却是“被误读了”的尴尬与无奈。
媒体将地方政府的政策解读为“救市”。2011年10月11日,佛山市发布了被媒体称为“放松版”的限购令,引发舆论围攻。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这个政策本是为了更好地补充当下的房地产政策,但是被炒作了。此后先后发布的芜湖新政、扬州新政连番引发热议,被众多媒体称为“救市”之举,而《人民日报》也对这两次的新政发表评论,认为芜湖、扬州新政都“被误读了”。
将政策的完善与补充统称“新”政,也是一种误读。早在2012年2月份,媒体报道上海市也有放松限购的迹象,5月份则有消息称“沪籍单身限购第二套房”,直至近日“停止非沪籍居民家庭补缴社保购房”、“单身外地人士首套购房受限”等消息开始在网络热传,这些信息都被一些媒体称之为上海房产调控的“新政”。但是,上海房管局则多次强调,上海的地产调控并未出新规,相关政策早已明确。
对于不确定性信息的报道与传播,更是会误导部分公众。6月25日传出河南房贷利率7折优惠的消息,引起了不小轰动。26日,河南银监局权威人士称网上所传河南房贷新政是误传,这个政策并没有最终出台。郑州金融办相关人士也否认了房贷有相关新政。
媒体“误读”因何而起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而言,地产调控需要与人才引进、发展经济、稳固民生综合考虑。但从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看,调控可能带来的市场反应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人们较为倾向于从政策的变化中探究房价的运行趋势。但对于一项政策的优劣,却不能仅凭“房价涨跌”来考量。扬州新政发布后,任志强就曾在微博直言,精装房本就重复征税,毛坯房造成浪费并大量增加建筑垃圾,补贴精装是补贴环保的一种类型。并且质疑道“好事为啥总被别有用心的人反对呢?”
对政策的了解不透,同样会带来误读。以上海地产调控政策为例,据搜狐焦点网报道,最早于2010年10月颁布的“沪九条”对于上海户籍居民购房政策有过规定,但此规定以及后来的2011版上海限购令均未对“家庭”的概念作出明确定义。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曾经撰文评论道,一些调控政策没有公开的书面文件,公众并不知道政策细节,因而一经媒体轮番报道,大家也就以为是“新政”来了。
信息是否被误读,也取决于媒体在新闻报道时是否严谨客观。微博的崛起让自媒体成为了很多媒体的消息来源,很多信息未经考证,就已经广泛传播,真假尚且难辨,一部分观点就已经对受众产生了影响。还有不少所谓“标题党”用片面的标题吸引读者,确实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有舆论评价道,“作为媒体不应过早报道未经确认的信息,不能听风就说是暴雨,然后风一过也不去理睬是否真正下雨了。”
如何跳出舆论怪圈
仔细观察近段时间的媒体报道,可以发现一方面是多个部委紧急辟谣称调控并未放松,另一方面是时有出现的“多地楼市回暖”、“多地再现连夜排队购房”之类的报道。信息的交织与冲突让公众无所适从。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 2011年10月11日佛山市放松限购令半天内被紧急叫停,很多媒体用“朝令夕改”来评价。据统计,短短10天内,有超过60家的平面媒体的报道标题中出现“朝令夕改”一词,而1610篇的网络媒体标题或正文也采用了此词来评价。正是这种难以捉摸的变化,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担忧。
要破除政策被误读的怪圈,应该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是政府摒弃“朝令夕改”的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加强政策透明度,广泛听取民意。而作为重要信息媒介的媒体,则应该秉持新闻原则,以更为严谨的媒体精神报道客观事实。(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龙大香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