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是个股市术语,是指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但究竟怎样的价格是“最便宜”,或称“底”,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在楼市里,也流行着“抄底论”。经过连年的调控之后,房价曲线开始掉头向下,从买房人到卖房人,大家都在争论,何时才是个“底”?
讨论很热烈,声音很嘈杂,谢国忠、牛刀认为楼市泡沫破灭了,但价格还没有到底。地产评论人顾海波还鼓动称,只要大家今年不买房,房价就会腰斩;任志强、董藩等死硬派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当前的房价并不算高。董藩发微博调侃牛刀,称“信志强住洋房;信董藩得金山;信牛刀住牛棚。”
吵归吵,但大家的共识是,楼市目前正处于低谷,从2011年开始,囿于资金困境和库存压力,不少开发商开始断臂求生,以应对市场。也有开发商在寒冬中掉队,走着走着就死在融资渠道上的“秃鹫”手里。4月11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房地产公司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突然申请破产,而据媒体报道,该公司旗下项目销售良好,但倒在了民间借贷的高压之下。
以上的事实证明,当下开发商的日子不太好过,正如郑州清华园房地产副总经理师凯伦所说,市场已经基本见底。据他介绍,当下许多开发商都为过日子发愁,赚钱已经不再是首要目标,活下去就是胜利。
笔者在此无意讨论房价是否见底,而是想分析“苦日子”背后的生存逻辑。据师凯伦分析,目前郑州一些项目价格降到了每平方米四五千元的水平,考虑到土地成本、建筑安装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和其他费用,这样的价格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而在这种卖房子都蚀本的状态下,开发商让产品缩水的冲动远大于以往。
而据笔者在日常采访中了解,高房价同样受困于高地价、高税费和高融资成本等压力。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项目都是在2009年和2010年时候拿的地,其土地成本都非常高。而且,以前一个小工40元/天,大家抢着干,如今100元/天都招不到一个工人,劳动力成本、建材成本都大幅度上升。
而参照2008年的经验,一家品牌开发商的房子降价,但仅仅园林就被强制每平方米缩减成本200元,也就是说开发商降价,产品必然缩水。在各项成本高企的当下,购房者买到的划算房子,有多少是“品质好房”,谁也不敢保证。
买家没有卖家精,吃亏的总是买房者,所以,笔者认为,选择买个现房或者准现房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是在牛市中水草最丰盛时养得最肥的羊。等开发商大幅调整价格时,一定会大幅度降低产品标准,不要以为大抄底是一个甜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