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房产  >   楼盘动态

惊闻调而未控的楼市已入“冷静期”

发布时间:2010-05-24  来源: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摘要:“新国十条”转眼就满月了。实践再次证明,“从小就被吓唬大”的中国楼市向来对调控政策就是低看三分的,秉持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底线。

    “新国十条”转眼就满月了。实践再次证明,“从小就被吓唬大”的中国楼市向来对调控政策就是低看三分的,秉持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底线。因此,这一个月来,一方面是消费者看跌房价,各地楼市陷入观望状态,成交量锐减,甚至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出现多达六成的降幅;另一方面是开发商话语铿锵,虽然楼市的销售拐点已然出现,但成交均价仍然坚挺,甚至有不少楼盘不降反升,逆市提价。加上不断踢爆的地方政府利用停发高价楼盘预售许可证以“做低房价”的是是非非,公众对出台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寄予强劲预期。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发改委酝酿更严厉调控政策”等传闻甚嚣尘上,“上海住房保有税”的一波N折甚至有望夺冠“年度楼市最佳绯闻”。相较于不断显露出被稀释、被化解迹象的“新国十条”,老百姓对这些传闻反倒寄予更高的期待。正因如此,“发改委酝酿更严厉调控政策”消息一出,房产股顷刻花容失色。

    中国的楼市对购房者而言,从来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对房地产商而言,则是怕什么就不来什么。尽管决策层摆出了“不按住房价绝不收手”的态势,坊间甚至风传调控政策留有很多后手,但说到底,谁也不知道调控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调控到什么地步才可收手。就在楼市即将真正进入新一轮政策博弈关键期的时候,相关部门却明确释放出“冷静”的信号,着实令公众备感郁闷。

    相关部门的想法当然有迹可循:一者,眼下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市场量跌价不跌,而股市则是量价双双缩水,这让决策层不得不权衡调控政策的利弊;二者,地方政府更为担心,一旦股市、地产不景气,会反过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增长,大家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

    此般反复与纠结其实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客观地说,在民生压力面前,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和信念是坚决的,而一旦出手,又对后果多有顾虑。说得直白一点,我们一直在楼市问题上有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死结:既希望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又希望楼市平稳、股市安然、实体经济毫发无损。正是遵循这样的理想主义逻辑,前两年有地方甚至提出“救楼市不救开发商”的诡异论调。然而,对于楼市博弈而言,保民生就一定要限暴利,换言之,没有成本的调控是不可思议的。

    调而未控的楼市竟然已经进入“冷静期”,这对开发商来说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只是,我们从没忘记“坚决遏止房价过快上涨”的承诺,更没忘记政府在公民居住权层面的应尽之责。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金山论坛】 【返回】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