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海市卫生局新颁布了《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根据《规范》规定,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精神病患调查。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这些行为异常人员将成为上海市社区开展疑似精神病患调查的线索。
此条规定一出,引起了众宅男宅女的吐槽与恐慌。博主“晨悦”就表示:一看这个,我就觉得我旁边间歇性精神病多的去呢!
而博主“明达”则吐槽:为了不被精神病,建议宅男每天都去居委会老太太家敲门,开门了就说一句:“我今天出门了,我跟人接触了,我说话了,我话还不多!再见!”然后转身走人。
也有博主感叹,照这个标准,大多数人都“不正常”了。博主“流氓忍者”就叹息:看完里面的描述觉得很难找到不神经病的人了,感觉太不专业,打击面太广。
究竟什么样的人群才能被确诊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在发作前可能有哪些征兆?如何有效预防精神病与情感障碍的发生?
一、 精神病诊断:不靠仪器靠症状!
北医六院副院长范肖冬医师表示:与一般的疾病诊断不同,目前多数精神类疾病病因不明,不能依靠核磁共振、X光、CT、脑电图、血液化验等先进技术手段做出诊断。
范主任说:除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还有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编写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三者形成了精神类疾病诊断的三大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精神科医生诊断的理论依据。一项基本的精神病诊断需要包括特征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排除其他因素等部分。对于一名疑似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其自身表现及家人、同事等主诉确定,同时会根据用药及其他治疗予以调整。
二、 早期发现:你的“心”感冒了!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方贻孺表示:对精神科医生而言,患者临床表现上的特征性症状尤为重要。比如精神分裂症,幻听与妄想就是很重要的两大特征性症状。而由于精神病患者本身缺乏自知力,因此身边亲朋好友、同事等人的早期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教授建议:除了幻觉、妄想、情绪冲动等阳性症状之外,家属也要注意患者的阴性症状,就像《规范》中所述,如果患者突然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生活疏懒、衣冠不整等,就要怀疑可能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特别注意的是:家人在做出判断之前应与患者之前一贯表现作对比,同时及时与患者工作单位和朋友联系,询问其近期表现,以免片面判断。
三、 精神病:哪些人更容易“中枪”?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姜涛表示: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研究直接指明精神病的病因,只能说,遗传在精神病的发病中占到很大比例。与此同时,研究显示,在精神病患者发病之前,常有各种生活事件的发生(即较大的打击)。
姜主任表示:当人遇到不良情绪刺激(医学上称生活事件)时,不论这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在心理上总会产生某种压力,心理学称为"应激反应"。当生活事件发生后,心理应激反应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变化,如果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失调,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进而发生精神疾病。
四、 精神病真的无药可医吗?
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计庆明表示: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从前病人需要一直服药甚至常年住院,现在只要及时就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可能康复,然后回归工作,回归家庭。
计主任介绍:现在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电疗。其中药物治疗目前应用最广,多数精神病人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疗效较好。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如何鉴别?
在心理学界与精神病学界有普遍公认的判断三原则,即: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编辑点评
《规范》的公布,绝不是像大家认为的那样“躺枪”,而是提醒我们:预防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从身边做起。宅男宅女们,走出家门吧,不然,说不定有天真的就“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