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

发布时间:2012-08-21 10:21  来源:新浪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8月19日,日本卫生部门官员报告,一批污染大肠杆菌的泡菜产品致7人死亡、104人身体不适,死者多为老妇。大肠杆菌真的那么可怕吗?为何会致人死亡?让我们简单了解下有关大肠杆菌的知识。

        
大肠杆菌

 

    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温血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在不致病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与人互利共生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互利共生

        每个婴儿出生后,大肠杆菌就会随着乳汁进入肠道,从此与人终身相伴。大肠杆菌的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人每天排出的粪便,几乎三分之一的重量是大肠杆菌,如果在水和食品的大肠杆菌超标,就能认为是被粪便污染。

        致病条件有哪些

        普通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大肠杆菌在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老人、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还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警惕5个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大肠杆菌流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夏季、食品污染和食品集中供应、水源污染、人群的易感性。

        1、夏季流行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人们多喜生冷饮食,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抵抗力较弱。如果遇到一种新的细菌,很容易被感染。我国1999年和2000年在江苏、安徽两省发生的两起大规模大肠杆菌O157疫情暴发,都发生在夏季。日本、美国等地多次大肠杆菌疫情80%发生在夏季。本次德国的疫情也发生在夏季。

        2、食品污染

        这是导致大肠杆菌疫情最常见的原因。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大肠杆菌O157感染的疫情,是由牛肉汉堡传播,调查结果发现是牛肉污染;2005年,瑞典首次暴发大肠杆菌O157疫情,其祸首是污染的莴苣;2006年9月,一场大规模大肠杆菌感染在美国26个州暴发,甚至殃及到加拿大。经认定,罪魁祸首是加利福尼亚“自然食品”公司生产的袋装新鲜菠菜;这次德国大肠杆菌的“毒”源最终被确定是芽苗菜。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要洗净,过期食物不要吃,剩菜剩饭要加热,防止“病从口入”。

        3、食品集中供应

        现在,食物供应全球化。食品集中加工、包装、供应,甚至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集中饮食配送是引起肠道疫情暴发流行最重要的途径。1996年7月在日本大阪地区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疫情,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了。当时由同一家快餐公司提供盒饭的62所公立小学的6351人被感染,随后波及到了日本的40多个府县,患者总数近万人。这起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日本也从此把这种疾病列为传染病。因此,抓好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业、学校、工地食堂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4、水源污染

        夏季雨水较多,一旦水源污染,可造成整个地区的疾病流行。1996年,荷兰、芬兰分别发生因饮用水污染和在湖水中游泳导致的大肠杆菌O157感染疫情;2000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农场发生大肠杆菌O157暴发流行,调查结果发现是牛粪污染水源所致;2004年英国北部的公共游泳池消毒不充分,池水被大肠杆菌污染,结果导致大肠杆菌O157在游泳者中暴发流行。因此,管好水源,尤其是夏季洪涝灾害后,防止水井、自来水、游泳池等水源大肠杆菌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5、易感染人群

        从国外以往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情况看,各年龄的人群均可感染,但10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率较高,且病情较严重,容易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但我国的病例中重症病例以老年人居多,儿童较少。而本次德国大肠杆菌O104疫情中,女性患者占大约2/3,且容易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其原因尚未查明。我国目前还没有发现大肠杆菌O104流行。(注:O157 和O104 是致病大肠杆菌的不同类型)

        近期事件

        
近期事件

    1、2011年德国及欧洲出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

        2011年德国及欧洲出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一少见的变种对很多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感染这种病菌的人会产生腹痛腹泻、腹积水或者肾衰竭。疫情波及17个国家、超过4000人感染,50人死亡。

        2、2011年美国草莓传播大肠杆菌疫情

        2011年美国遭受O157:H7型大肠杆菌侵袭,多人感染,其中一名被感染的老妇因肾衰竭死亡。当局称感染源头为俄勒冈州一个农场的草莓,美国首次在草莓中发现此病菌。据估计,大肠杆菌可能来自鹿粪或遭污染的灌溉水。

        3、2011年香港出现首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2011年8月5日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称,一名本身有长期病患的71岁女患者,自7月23日出现出血性腹泻、呕吐、腹痛和发烧的症状,入院后确诊感染O124:H19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文章部分参考北京日报及青年报报道内容)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