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是灰霾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秋冬季节灰霾天多发,专家建议出门锻炼避开早上8点左右和傍晚高峰时段
9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灰霾 缠绕城市的梦魇》一文,重点谈到了中国城市灰霾现象,并将之列入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一种。根据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昨天(9月26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南京的气象专家和呼吸科专家,专家们指出,灰霾包含着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仅会停留在人的肺里,还会进入血液。在灰霾天高发的时段,应尽量避免晨练,老人小孩和过敏体质患者更要格外注意。
南京空气中的颗粒大部分会留在肺里
在日常的生活中,工地上的扬尘,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都能形成气溶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气溶胶粒子,其实是0.4到5微米的微粒,肉眼是无法看见的。直径大于5微米的微粒易被呼吸道阻留,部分可以由咳嗽、吐痰等排出体外,但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
然而,这种“粗”的颗粒并不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比如,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可入肺粒子”,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南京,直径在0.1到2.5微米的细颗粒浓度,在1立方厘米就超过3000个,最大的可接近1立方厘米30000个,是空气中颗粒物的“主流”。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
此外,还有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经研究发现,在南京,直径在0.01到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是显著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南京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是可以留在肺部的,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