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的社会效益
从市药监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我市目前获得制剂生产许可的医院有14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年年底许可证重新审核过后,这一数字将会下降。
将要迁往新址的市二院就已明确放弃了院内制剂。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俊测算,依照GP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剂室的建造标准和设备要求极高,建一个可生产内服制剂的制剂室,至少需投入四五百万元。这对于每年自制药产值只有几十万元的医院而言,“显然不合算”。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前两年刚搬迁的市中医院。不过,经过几番取舍之后,该院日前还是决定将兴建新制剂大楼。“这完全是为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市中医院制剂室负责人张宏兵如此评价。
医院自制药真的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了吗?张宏兵认为,医院制剂在现今亦有存在价值。譬如一些中药制剂,确有独到之处,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就此消失实在可惜。与此同时,由于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疗效确切,院内制剂还是“新药的摇篮”,它的存在对于我国新药的研制、开发也有所助益。
张俊更愿意从价廉物美的角度阐述医院制剂的社会效益。自制药品医院自制自用,几乎没有流通成本,因此价格通常远低于市场有售的同类药品,且效果并不差。以市疾控中心治疗粉刺的自制药“氯雷酊”为例,该药每盒仅需五六元钱,疗效却不输于市场上动辄标价几十元的同类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