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心脏健康与否是人类长寿最关键的因素。“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大家维护‘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在谈到自己的养生心得、护心之道时,刘红旭教授说,心态好、睡够觉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地区都有很多长寿老人,他们有的好静,有的爱动,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寿星的身上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态好。”
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在工作中,刘红旭教授每天需要以不同的角色面对患者、同事、学生,紧张而忙碌的工作难免让人着急上火,倍感压力。“无论是身体的劳累还是不良的情绪,都会积累,累积过量就可能引发疾病。因此,我们只有尽量提前放松自己,才能事半功倍,以较短的时间恢复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刘红旭教授说,不要等到身心俱疲才想到休息。而他自己调节心态,放松身体的最佳方法便是品茶。“咱们国家有深厚的茶文化,当我们在工作之余,在茶社一边品茶,一边和好友说古论今,身心都会有一种通畅调达的感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顿也就随之释然。”
由于白天的工作日程非常紧凑,规律的夜间睡眠时间是最重要的。“如果晚上睡不好,很可能影响一天的身心状态,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也不能大意。”另外,对于很多老年朋友晨练的习惯,刘红旭教授特别强调,“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千万不能挑错了运动时间。”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应尽量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餐后。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很多人都知道“三高”是吃出来的,却不一定明白该如何避免。特别是中国人习惯晚餐丰盛些,而哺乳动物的胆固醇恰恰多在夜间合成,民谚“马不吃夜草不肥”就是这个道理。除了晚餐少吃油腻食物,饭后适量运动也可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防止胆固醇的积累。“实际上,植物油吃多了产生的热量和动物脂肪几乎相当,家里做饭时,没必要每个菜都煎炒烹炸。”刘红旭教授从小爱吃肉,但他有两个“法宝”保持饮食平衡。一个就是清拌凉菜,黄瓜、西红柿、生菜等均可,但不要放油,盐也要少放。另一个就是多吃粗粮。“平时在医院吃午饭,窝头和菜团子是我点得最多的饭菜。”刘红旭教授说。
烟草是心脏健康的大敌,刘红旭教授对它的态度非常坚决———“不沾”,也劝大家远离它。而对于酒,他则认为少量的饮酒可能对血管有益,但大多数人却很难控制饮酒的量。“我有很多酒友,大家坐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气氛融洽,增进友谊,饭后我还会开车把他们送回家。”看着记者疑惑的表情,刘红旭教授会然一笑,然后缓缓地说,“因为我不喝酒。”是的,不喝酒不但没成为刘教授和朋友聚会的障碍,还因为他适机“控制”大家的酒量,反倒成了大家都欢迎的真朋友。(本报记者 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