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晚饭后去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因此,很多人一放下碗筷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家。殊不知,如果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量安排不当,不但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饭后至少半小时再运动
如今,各个社区的活动很丰富,包括舞蹈、太极拳、舞剑、跑步等各种形式,有些人还会去小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这些运动虽然动静不一,但都不适合饭后马上进行。
研究表明,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全身25%的循环血量都汇集到消化器官。而运动时,循环血量主要汇集于运动器官,消化器官中仅有3%。若在此时运动,即使强度不大,如打太极、舞剑,也会使运动系统从消化系统“抢走”许多血液,造成消化道缺血,长此以往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如果是强度较大的运动,如跳舞、跑步或器械运动,还会引起腹痛或一些胃肠道疾病,阑尾炎等急性疾病也可能在饭后运动时发作。所以,吃完晚饭最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去运动。一般情况下,晚饭半小时后,可以参加一些强度较低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舞剑等。如果是参加一些中、大强度的运动,最好在晚饭后1—2小时再进行。
制订自己的运动处方
晚饭后如何安排运动才是科学的呢?这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定,锻炼内容包括科学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这三方面,而评判的标准又可以通过“最大心率”来测定,计算方法是220-年龄。
无论采取哪种运动形式,45岁以下、有运动习惯的人,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80%即可;年龄在45岁以上,运动强度就要相对小一些,一般把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0%就可以了。晚饭后的运动时间不要太长,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最好能在睡觉前2小时结束,以免因为运动过累过晚,影响休息。
喘气急马上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监测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身体反应以及疲劳感等,一旦发现有不适感,如喘气急促、太累、头晕、胸闷等,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如果出现疾病症状,要马上中止运动,及时就医。
另外,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整理活动,而合适的运动装备也必不可少,运动时间长的还要在运动过程中适当补充水或饮料。高血压患者应当避免做静力性练习和憋气,糖尿病患者应时刻注意血糖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