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一诗中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回大地,万紫千红的春天,人们怎么会有“春眠不觉晓”的感觉呢?原来,在冬天,由于室外气温低,人体为了抗御严寒,根据“热胀冷缩”原理,人体皮肤长时间处于“收敛含蓄”状态,血管收缩,减少了体热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因体表血液的收缩,内脏器官的血液流量增加,正如谚语所云:“小河有水大河满。”供给大脑的血液也相对会增加,促使大脑细胞供氧量充沛,所以,人在冬天感到精神焕发,神清气爽。斗转星移,到了春天,气温日渐回升,天气变暖,大气压较低,人体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皮肤血管和毛孔日渐扩张,皮肤内的血液循环旺盛起来,而供应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相对减少,造成脑神经细胞兴奋度降低,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显得反应迟钝,易感疲劳。
此外,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逐步北移,白昼日照变长,黑夜缩短。以北京为例,北京全年日照时数278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冬季(12月至2月)198.5小时,春季(3月至5月)259.8小时,夏季(6月至8月)245.8小时,秋季(9月至11月)222.6小时。可见,春季日照时数高居四季之首。按月份来说,5月日照时数最长达290.6小时,12月份最短仅为192.3小时。所以,常常会使人产生睡意,总感到缺觉睡不够。
此外,有人认为,春天到来之前,人们到室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人体内的维生素B1就显不足。维生素B1担负着激活神经活动的“重任”,其量不足,神经会怠惰消极。有的学者认为,人体内生物钟节律的变化,是发生春困的主要原因。严冬,人体内交感神经紧张,而到盛夏则副交感神经紧张,春天恰巧处于两种神经紧张状态的交替时期,有时难免会发生“错点”现象,这时人便极易发生困倦“不觉晓”现象。
战胜春困,无需增加睡眠时间,而应该做到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有序,积极到室外参加适合自己的文体活动,以提高人体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