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冒充药品的“山寨药”将在药店被禁止销售。昨天,记者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已收到国家药监局相关文件,上海已在清理“山寨药”。近日,本市多家药店正在登记与药品包装相似、名字相仿的保健食品、消毒产品、普通食品等冒充药品的疑似“山寨药”。
已有药店紧急撤柜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明令禁止药店继续经营与药品包装相似、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宣传功能主治的非药品类产品。
百消丹既有药品也有保健食品?年底,益丰大药房对药店内“山寨药”进行了清理,发现店内竟然有十几种“山寨药”,还有四五十种夸大宣传的保健食品、消毒产品。益丰大药房的负责人刘湘岳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硬性规定药店撤柜,不过他们节日里已向沪上二十多家门店发出紧急通知撤柜“山寨药”。
而在沪上的其他药店对“山寨药”的调研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童涵春药店清理出了三种与药品名字相似的保健食品和消字号食品。该药店负责人透露,目前这些药品还在销售之中。
记者采访发现,疑似“山寨药”在网上横行———“念堂川贝枇杷膏”冒充“念慈川贝枇杷膏”、“精急支糖浆”混淆“急支糖浆”……
混淆概念市民迷糊
“山寨药”基本分三种:本身是药品,但在包装、品名上仿造知名大品牌;具有“消”、“食”、“妆”、“防”字等批号的产品,本身不是药品,没有疗效;什么批号都没有,但冒充品牌药物出售的假冒伪劣产品。
运用这种移花接木手段的“山寨药”多属保健品,其名称和包装几乎以假乱真。除包装类似、名称同音异形字等伎俩外,还将“胶囊”、“颗粒”、“片”等换着用。业内人士称,生产“山寨药”的保健品厂家主要通过在产品外观上造成视觉盲区、使用功能性语言或暗示对疾病有疗效的宣传语等方式混淆概念。
药店售非药品类产品也要附档案
除了不准卖“山寨药”,《通知》还要求,药店在销售药品、食品、药妆及洗化产品时,均备份一份详细的产品档案,其中要包括产品名、规格、批次、数量、生产厂商、价格等内容,便于销售者、使用者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产品的安全性开展调查、追溯。
上海市食药监局药品流通处处长王燕告诉记者,以往只要求药店必须对药品建立台账,但今后只要在药店销售,所有非药品类产品也必须进出有“流向”:具备该药品生产批次、药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的“档案”。据了解,这份“档案”的附件将在药店留存并输入电子库,以备药品监管部门快速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