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周末就是中秋佳节,今年月饼销售进入最后冲刺期。然而,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作为中秋送礼首选的月饼恐成“鸡肋”,不仅因其有着较强的节日时令性,还跟其热量高、糖分多、工艺口味越来越趋于相同有关。餐饮界人士甚至认为,与鲜花果篮替代了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炸油角待客一样,随着80、9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月饼或不再成为中秋必备食品。
市民
如何处置过剩月饼成问题
月饼象征“团团圆圆”,赏月吃饼一直都是中国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近年来,月饼俨然成了“中秋送礼应酬”的最佳载体。吃少送多剩多,却又无法完全割舍,成了中秋节的“鸡肋”。
孝敬老人现金代替月饼
连日来,记者接连走访多个广州本地家庭发现,老广家里“存储”的中秋月饼大多数不是单位发的就是亲朋赠送的,“(月饼)成了送来送去的东西”。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自己用来食用的月饼顶多一盒便已足够,因为“太甜太腻,多吃不利于健康”。
经济吃紧时,月饼成为各家各户孝敬老人的中秋节必备礼,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得知月饼高糖高热量其实并不健康,加之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晚辈选择以现金代替月饼。
“以前中秋节我都会给爸爸送月饼表示心意,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些亲戚送的月饼就积压在他家里,最后吃不完不得不扔掉,十分浪费。”杜先生向记者坦言,而且吃太多糖分的东西对老人身体并不好。所以“最近几年开始,我们都选择给钱来代替,他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这样更为实际”。
吃剩月饼做早餐喂宠物
尽管月饼多吃不宜,但大部分中国人心里仍埋藏着深厚的月饼情结。“过中秋,如果没吃月饼就感觉不完整了”,“月饼象征团圆,在中秋佳节或多或少也得吃一下”不少市民如此表示。